二维码
企发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广电 » 正文

江西:“村村通”通到百姓心坎上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1-10-14 17:55:26    浏览次数:39    评论:0
导读

【中华商机网】一道道电波飞越千山万水,一套套节目进入千家万户,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像春雨滋润了广袤

    【中华商机网】一道道电波飞越千山万水,一套套节目进入千家万户,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像春雨滋润了广袤的农村大地,让广大农民足不出户也能随时听到、看到丰富高质的广播电视节目。目前,这项工程已取得阶段性成果,鹰潭市所有乡镇和行政村都通了有线电视信号,85%的20户以上已通电自然村通了有线电视。

    10月4日下午,记者来到余江县平定乡井刘村委会前房刘家村采访。路边的一个小商店里,几位村民正一边看电视一边闲聊。店主名叫刘购年,今年59岁,对于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他是打心眼里觉得好。他说:“广播电视‘村村通’,可通到了咱老百姓的心坎里了。生意闲时,可以看看电视,还能通过电视聚些人气,生意也比以前要好些。过去用的是天线,电视只能收到四个台,而且‘雪花’、‘斜纹’很多,遇到打雷、下雨、刮风就连图像都没了。”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实施前,对刘购年这样的农村人来说,电视机只是家里的一个摆设,看不到什么好的电视节目。“以前村里基本上没有什么文化生活,到了晚上,大家不是早早睡觉,就是出去乱转。”

    和刘购年一样,刘兵家也是前年就装了有线电视。“以前种粮食遇到天气不好或病虫害这些,都不知道该怎么办,现在打开电视,什么知识都学得到,用处大得很。”他妻子一边拨弄着电视遥控器,一边告诉记者,现在能够收到45个台,画面非常清晰,节目看都看不完,小孩要看《喜洋洋与灰太狼》,而自己又想看电视剧,一台电视都不够用。

    刘兵家的“烦恼”只是“村村通”工程带给广大农民新生活的一个缩影。在拥有200户村民的前房刘家村,有线电视的入户率达到了95%。广播、电视已经成为当地农民群众休闲娱乐、获取信息的重要途径,不仅有助于他们了解外面的世界,感受现代文明,还能潜移默化地引导农村群众逐步养成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

    据了解,为将这项惠及民生的工程办好、办实,自“村村通”工程开展以来,鹰潭市广电部门集中大量人力,先后组织了多次全市农村广播电视信号覆盖情况的摸底调查,为正确规划鹰潭市“村村通”建设提供了科学依据。由于农村地势多样,我市根据各任务村的具体情况分别设计了敷设光缆、MMDS微波覆盖、无线电覆盖、架设卫星电视信号接收设施等4种技术方案实施“村村通”工程。“村村通”工程直接关系到普通百姓的生活,鹰潭市广电部门始终坚持质量为重,在严把材料设备质量关的同时,积极选派业务水平高的技术骨干实施“村村通”工程建设,确保“村村通”工程建设质量合格。充足的资金是做好“村村通”工程的前提,为此,我市把“村村通”配套资金列入年初财政预算,确保按时足额下拨,并积极争取上级部门的政策和项目支持。据了解,早在2008年,鹰潭市就筹措“村村通”资金400多万元,完成了221个20户以上已通电自然村通广播电视任务,占省下达任务的112%。

    2004年以前,鹰潭市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全部由政府组织实施,此后,我市广电部门积极思谋,创新机制,采取公办民助方式,引进民间资金,对“村村通”工程的维护管理工作实行承包制。现在,由于有线电视光缆通达到了所有乡镇和大多数行政村,有线电视管理开始主要采取民办公助方式,政府部门进一步转变职能,协助民间机构做好有线电视传输管理。

    近年来,鹰潭市本着“因地制宜,立足当前,着眼长远,讲求实效,合理规划”的原则,合理安排工作步骤,细致谋划工作节点,使鹰潭市广播电视覆盖率和入户率得到了大幅度提升。

   

 
关键词: 村村通 广播电视
(文/小编)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为小编原创作品,作者: 小编。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https://www.at78.cn/news/51DB2648926353942E273A.html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webmaster@at78.cn。
0相关评论
 

Copyright© 2009-2016 企发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20200229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