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司法考试培训已经走过了数个年头。但整个司法考试培训市场却始终存在问题。不良竞争的日益加剧,将严重阻碍中国司法培训市场走向成熟。
不良竞争在司法培训行业显得尤为突出。最近一所成立不久的众合培训就在借助攻击司法培训老大万国,从而获得了不少媒体的关注,由此名声大振。正是类似于这样的不良竞争,使得司法培训行业的公信力在一步步的下降,整个行业的进步受到阻碍。
不良竞争的主要表现:
虚假广告层出不穷
在司法培训的广告中,我们可以经常看到类似于高通过,无风险、名师等关键词。正是这样的虚假传播让不少考生误入其中,白白花了冤枉钱。虚假广告的盛行,也让不少优秀的司法考试培训机构受到不同程度的冲击。不少考生由于第一次参加司法培训,对此并不了解,一心实现梦想的心情和这些虚假广告情投意合,于是上当受骗,考试失败成为了最终的结果。虚假广告在欺骗考生的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伤害了整个行业。而其中既得利益者就是那些只顾眼前利益,刚刚建立起来的司法培训作坊。粗放式的经营方式让整个行业蒙羞。
这种局面的出现,和立法的不完善其实也有着一些必然的联系。正是没有法律的约束,让不少企业有胆量挑战,利益的趋势让他们无视行业规范,胡乱经营,最后将使得整个行业为其一家的愚蠢行为买单。
行业抄袭之风盛行
在整个行业内,各家虽然任教老师不同,但复习方式方法大致相同。大家相互抄袭对方新的复习方式,并没有以学员的自身条件出发,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复习。整个行业的创新力不能提高,而是用这样的抄袭方式进行着竞争。
这样的培训机构数量众多,而且成立不久,没有相对于稳定的教师团队和创新机制,这也就决定他们只能够抄袭前辈留下的复习理论,从而尽快的招收学员,千篇一律的进行所谓的加强培训。
辅导资料也同样如此。整个行业对知识产权保护意识的淡薄,让不少培训机构可以趁虚而入,顺手捏来也就不再是什么新闻。
司法培训行业的不良竞争,严重阻碍了整个行业的进步与发展。法律法规的不健全更是让不少机构有空可钻。司法培训行业只有尽快解决行业内的不良竞争,提高整个行业的创新机制,这样才能让整个行业更快更好的发展下去,为广大司法考生提供优质的服务。否则失信于广大考生,将使整个行业陷入一种被动的局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