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决不用信用卡的爱德华夫妇
美国人花钱大手大脚这一点都不假,不过美国也有一部分人特会省钱。他们将30%至50%的税后收入节省下来用于投资,经过20、30年的坚持,50多岁也就成了名副其实的百万富翁。爱德华今年50岁,10年前从军队退役,他的太太黛比52岁,是美国一所大学的教授,两人的女儿15岁。爱德华在20多岁时就确立了一个目标,打工赚钱即使是个工薪族也要成个百万富翁,到60岁就退休。工薪阶层不像自己开公司做老板的人,每年的收入就那么多,开源的机会不多。因此爱德华和夫人决定从节流上入手,节俭生活,他们订下的规划是每个月收入一半用于家庭的各种开销,而一半的收入积攒起来用于投资。
美国成年人几乎人人手中都会有几张信用卡,借债度日成了美国人习以为常的生活方式。但爱德华夫妇却反其道而行之,坚决不用信用卡,避免心血来潮而无节制地花钱。他们在购物上一直采用付现金的方式,先攒钱有了一定的积蓄后再花钱。买汽车他们不贷款,而是攒足了钱再买。即使像房子这样要花大笔钱的地方,他们依然是我行我素,不借一分钱的贷款。1996年,他们用10.5万美元现金买了一座集合住宅,5年后他们积攒了20万美元,用现金一次性买了一幢三个卧室的独立住宅。爱德华夫妇的这种生活方式在美国人中很少见,倒是与中国人的理财观念比较相似,而结果呢?就如40岁就退休了的爱德华所谈的,他们可以买更豪华的汽车、可以住更大的豪宅,但他们对自己所拥有的一切感到满足,而当黛比在六年后退休时,他们积攒下的钱总投资收益会达到250万美元。
聪明的省钱人默里
33岁的默里是个单身女人,她的朋友称她是超级省钱女人,而默里却称自己是聪明的省钱人。默里在一家消费品公司担任人事经理,算是个白领丽人。她说从孩童时代起就喜欢自己能有钱,可以想买什么就买什么。默里12岁时就就在银行开了一个储蓄账户,将日常父母给的零花钱存起来。20年后默里已是一个白领“小富婆”,但她依然喜欢使用折扣券来购物、不厌其烦地填写购物可以得到回扣的单子,即使是乘飞机也是使用可以积攒里程的信用卡,然后利用这些航空公司的优惠住免费的酒店。默里说,她找到许多方式让自己的钱可以自然增值,这种生活方式让她很满意。
默里每年的收入并不低,年薪超过10万美元,算得上一个高薪的工薪族。她自己在亚特兰大市购买了一幢三卧室的独立住宅,开着新买的房车。对于这样的生活,默里称她还可以生活的更时髦,但是她的长期生活目标不是为了短暂的欢愉,而是55岁退休时还能生活得像30岁时一样快乐和满足。默里每个月收入的储蓄和投资率不高也不低,大约在她税后收入的20%-25%之间。但默里很懂得开源的重要性,除了第一份职业外,她还在下班后和周末写些职业发展规划,以及如何在职场上打拼的专栏文章,既发挥了自己的专长也可额外获得收入,一年下来也有2.5万美元额外的收入。
爱过“穷”日子的马库斯夫妇
马库斯夫妇今年45岁,家中有两个孩子,算是一个典型的美国中产阶级家庭。马库斯夫妇一年的收入是25万美元,按照他们的收入住豪宅、开豪华车是一点问题都没有。然而,这个家庭现在住的是170平方米的集合住宅,家庭度假也多是采取野外露营的方式。马库斯说,我们现在是生活在家庭收入的中线以下,他们现在拼命攒钱就是为了以后可以更大限度地花钱,比如每年到国外旅行,或是安享晚年生活而不必为缺钱而发愁。马库斯夫妇每个月收入的储蓄率有多高?这恐怕是一般家庭做不到的,高达收入的60%。年收入25万美元,储蓄率为六成,不说别的,啥利息和投资回报没有,仅是光存钱这一点,10年也攒出个百万富翁。
马库斯在军队服役,官阶为中校,他的夫人是一家私人公司的项目经理。既然心中有了目标,那就是如何来实现的问题了。马库斯一家宁住小房子不住豪宅,这不仅使他们每个月要偿还的贷款数额低,而且房地产税也缴得少,在水电煤气和维护房屋上的花销也不高。他们利用马库斯在军队服役的条件,在军队商店中可以低价购买日常用品。他们利用军职人员可以享受到的福利,将自己在军中所享受到教育福利转到子女教育上,这样连孩子上大学的费用也不用自己掏腰包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