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记者在走访贵港市几大蔬菜基地及相关部门了解到,经过不断建设和发展,贵港市蔬菜基地已初具规模,目前已建成100亩以上的蔬菜基地13个。
舍得投资 从无到有
10月9日,记者来到港南区东津镇和桥圩镇优质蔬菜生产基地(一期)。该基地由广西泰晟元农业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建设和管理,分为东津镇江口村、桥圩镇松马村两个基地。目前,两个基地的蔬菜种植面积共达459亩。
当日,记者看到,江口村基地四面环水,非常适合发展蔬菜种植。该公司技术总监韦明规向记者介绍,万事开头难。他们从平整土地,兴建道路、水利等基础设施入手。经过8个多月的建设,目前基地种植面积达350亩,建起了种植大棚12个、临时储存棚2个,修建了机耕道、工人宿舍、展示厅、自动喷淋系统等。据该公司办公室主任陆晓佳说,目前,这两个基地已完成投资500多万元。
韦明规带领记者深入菜地看到,种植的蔬菜品种有20多种。可采摘的蔬菜现有小白菜、芥菜、菜心共42亩,另有西红柿、茄子、萝卜、豌豆、茼蒿菜等共130亩,即将上市。韦明规说,目前基地每天产出的蔬菜在1500公斤到2500公斤之间,供不应求。
在松马村蔬菜基地,管理人员梁顺宇、李建川带记者参观了基地。梁顺宇说,目前基地共有面积109亩,已经种植了萝卜、香菜、兰豆苗等蔬菜共90多亩。记者走进菜地,看见小白菜、菜心绿油油的。梁顺宇说,这些蔬菜基本上都是在今年8月底9月初播种,若非遇上台风“纳沙”,10月初即可上市,如今则要推迟上市时间。
记者从市农业局了解到,桂平市西山镇长安村优质蔬菜生产基地、平南县新桥优质蔬菜生产基地也在发展中不断壮大。
前景看好 越做越大
港北区、覃塘区两地蔬菜基地的面积也在不断扩大。
10月12日早上,记者来到覃塘区龙凤优质蔬菜基地看到,工人们有的在采摘蔬菜,有的在兴建育苗大棚。该区农业局副局长黄杰师告诉记者,全区已经建起了龙凤、蒙公覃育侦菜场、黄练辣椒专业合作社等3个蔬菜基地,种植面积达500多亩。
当日下午,记者来到位于港北区中里乡寺阳村的蔬菜基地看到,工人们正在播撒菜心种子。该基地由市港阳蔬菜发展有限公司建设和管理,经营面积达300亩。基地管理人员杨君荣说,经过前一轮采摘后,目前,基地还有几亩菜心即将上市。此外,新近播下的长椰菜160亩已冒芽,天气好转后将把余下的100多亩土地全部种上蔬菜。港阳公司办公室主任陆竹彪也说,目前,该公司正在覃塘区三里镇等地和农户商谈土地转包的事宜,计划在当地承包土地200多亩,秋收后扩大种植规模。
记者从市农业局了解到,经过半年多的发展,目前,全市已建成经营规模100亩以上的蔬菜基地13个,总面积达4600多亩。
克服困难 供应市场
在采访中,记者了解到,建设蔬菜基地的困难不小。
首先是用地难。市农业局经作站副站长彭世异说,本来贵港市今年计划在各县市区各建立一个1000亩连片的蔬菜基地,但许多群众不愿意转包土地,无法按计划进行,只得改变计划,通过建设小型基地来带动发展。李建川是松马村基地的技术员。他说,蔬菜连片种植,有利管理,比如施肥、喷药、安排品种等。记者看到,在桥圩基地上,群众不愿转包的水田形成了所谓的“插花地”。李建川说,目前,该公司致力于把这两个基地打造成无公害优质蔬菜基地,下一步是绿色食品生产基地,对农药的使用非常讲究。种植过程中,“插花地”喷药除虫,农药会随风飘到菜地里,影响蔬菜的品质。要是连片种植,就可避免这种情况。
其次是技术人员少、用工难。比如,在桥圩基地,仅有李建川一个人负责技术指导,他说,有时真的忙不过来。韦明规也说,正常情况下,一个熟练的技术员可以管理蔬菜100亩,但目前公司许多技术员刚参加工作,经验欠缺。另一方面,用工难、用工贵也困扰着基地的发展。目前农村多数是老人、孩子留守,青壮年基本外出务工去了。
资金不足成发展瓶颈
彭世异告诉记者,蔬菜种植一次性投入大,在普通情况下,一亩地需要投资2000元才能产出第一批蔬菜。一个基地以100亩的规模来计算,就需一次性投资20万元。若再购买机械,兴建水利、道路、自动化喷淋系统、冷库等配套设施,则需要更大的投资,对个体老板来说压力很大。像港南区东津、桥圩蔬菜基地就已经投入500多万元,这对于一般的个体老板而言,无疑是个大数目。市承龙西瓜种植专业合作社的梁老板认为,前期投入大,回收慢,用工价格又高,资金压力很大。黄杰师也指出,覃塘区几个蔬菜基地在发展过程中,也遇到了类似难题。目前,市“菜篮子”工程建设领导小组正抓紧时间对各基地进行验收,对验收合格的基地落实财政补贴,缓解业主的资金压力。
市场对接不顺,风险大也制约着蔬菜基地的发展。梁老板认为,蔬菜不像一般的商品,不易保鲜保存,价格波动较大。要是遇到集中上市,很易跌价,无利可图,甚至亏本。另外,当前基地销售蔬菜以批发为主,批发价格不高。虽然市场的零售价高,但利润基本上被中间商赚去了。比如菜心,目前市场的售价是每斤3.5元到4元,批发价则是每斤2元,种菜的利润不如卖菜的可观。
在困难面前,蔬菜基地的业主努力克服困难,保障市场供应。他们认为,基地产出的蔬菜具体通过公司来组织销售,主要是面对贵港市本地市场,对象是学校、机关单位、企业的食堂以及饭店等,以及进入菜市场、超市零售,可以为稳定贵港市蔬菜需求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