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最好的人,种最好的草,养最好的牛,挤最好的奶”,在风光旖旎的蒙牛澳亚牧场里,国际友人在参观中体味到蒙牛这句格言的深意,现代化养殖技术给予了他们深刻的印象:种草示范区汇集了来自12个国家的优质牧草;养牛示范区集中了来自世界各地的产奶量在8~10吨之间的良种进口奶牛;而在挤奶示范区,“机器人式”、“转盘式”等4种现代化挤奶平台更是让客人们大开眼界。资料显示,截至目前,蒙牛已参股建立了14个万头生态牧场,未来还将投入建设20-30座大型牧场。
(图解:蒙牛澳亚牧场集养殖、观光为一体) “牛粪发电”、“污水养鱼”,这些在发达国家都不多见的环保方式,却在中国一个普通的企业里实现了,这让远道而来的客人们惊叹。据随行讲解员介绍,在蒙牛的牧场中,牧场里的每头奶牛都是一个“小型发电厂”,这里的牛粪不但没有对环境造成污染,还为环保事业做出了贡献,得到联合国开发计划署环保基金的大力支持。事实上,牛粪早已成为蒙牛“绿色生态产业链”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牧草种植、饲草加工、奶牛养殖、粪污处理、蔬菜种植等循环节约型的生态牧场中发挥了巨大作用。在蒙牛六期工厂里,透过全封闭的玻璃墙,展现在客人面前的是空旷但运转有序的庞大生产线。工作人员介绍,从收奶到产品出库,全部由中央控制系统设定程序,指令机器人操作完成,看不见一滴牛奶的生产线,日处理鲜奶能力却能达2000吨。此前,蒙牛的车间管理模式已经成为同行争相学习的对象,而其自动化、无菌化生产线就曾数次得到国家科技部、兴业银行、中国美国商会、荷兰银行等机构的不菲赞誉。如同每个来到这个“全球样板车间”参观的国内外游客一样,罗马尼亚的客人们也情不自禁地翘起了大拇指。
(图解:来宾透过玻璃墙参观全封闭的蒙牛六期工厂生产线) 国际化的标准、国际化的设备、国际化的体验,蒙牛之旅让来宾们赞不绝口。资料显示,蒙牛2010年主营业收入达302.65亿元,首次将中国乳企的营业额写上了300亿元的大字,并率领中国乳业跻身世界乳业十六强,蒙牛的国际化脚步正越走越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