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维码
企发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投资致富 » 正文

六年价格上升万倍 有人砸下千万专收黄龙玉(图)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0-07-26 14:49:44    浏览次数:175    评论:0
  “好的黄龙玉料现在已经卖到每公斤7~10万。”赵先生说,他很早就知道这种石料,“黄龙玉”这个名字是这两年才叫出来的,原来就叫黄蜡石,以云南龙陵县出产的品质最好,此外像广东台山以及我省的金华等地都有出产。以前真的不值钱,一车石料大概一两百块钱就可以买走。

  “大概去年开始,有一些朋友告诉我黄龙玉会涨。我就顺便收藏了一些精美的,石头都是龙陵县来的,买得不多,并不想通过它赚钱。”

  赵先生告诉记者:“据我所知,杭州至少有六七位藏家去年买了不少黄龙玉;最多的一位花了一千多万元囤了不少货。大部分人以收藏为主,也不排除有人想炒一把。”

  记者昨天采访的另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Y先生,是某玉器店的老总,见过美玉无数。他没有囤积黄龙玉。“去年底,我在云南龙陵县买了一块黄龙玉的摆件,瓜果形状的,当时花了五百元,现在至少涨了五倍吧。”

      游资吹大了黄龙玉的泡沫

  六年前,黄龙玉还是几毛钱一公斤的石头;到现在,它的价值已经涨了约万倍。就以从去年底到现在五倍的涨幅计,那位花了一千多万元的藏家的黄龙玉料也增值了四千多万元。不过,真的是这样吗?

  赵先生又从保险柜里给记者搬出了一块石头,说:“你看看。”

  记者以一个外行的眼光来看:这块玉料色泽相对黯淡、表面有一些白絮状的斑块,显然没有刚才那块表皮油润的黄龙玉料来得漂亮。

  “其实刚刚买回来时它就像刚才那块一样漂亮,放了一个月以后就变成这样了,行话叫‘起棉’。”

  这就关系到一个业内最近争论很大的问题:黄龙玉到底是不是玉。“是不是玉我也说不准。我是以收藏和田玉为主的,讲到硬度和稳定性,黄龙玉比和田玉差远了。当然,据说好的黄龙玉料也可以做到不变色、不起棉。”赵先生表示。

  Y先生的看法是,黄龙玉一是颜色不丰富,基本只有一种老黄色,缺乏变化;二是容易石化,那块摆件放了一阵以后,色泽就没有开始那么漂亮了,需要在水里或者油里浸一浸,才会恢复美观。正因为黄龙玉的性质不稳定,所以在杭州,多以个人收藏为主,几乎没有玉器商在卖,主要是怕引起售后纠纷。

  “游资炒炒的。”赵先生和Y先生的一个共同观点是,这波市场行情中,之所以是黄龙玉跳出来唱大戏,是因为在和田玉暴涨之后,市场上资金找不到可以炒作的题材了。

  “好的和田玉料已经涨到15万元一公斤。”就算这样,可供买卖的和田玉也越来越少,市面上卖的都是独山玉或者俄罗斯玉。

  另外,常跑云南的Y先生觉得,黄龙玉身价暴涨和当地政府为发展经济而大力推动也有一定的关系。他认为,不管是政府也好,游资也好,黄龙玉的涨价背后,肯定是有推手的。

  赵先生认为,作为观赏石,黄龙玉还是很漂亮的;但未来市场走向如何,他也说不准,所以眼下,他是不敢再买黄龙玉料了。    

      是玉是石,业内争论激烈

  

  关于黄龙玉的争论,从它暴涨之日起,业内就没有停息过。

  爱好收藏的鲍先生态度明确,他认为黄龙玉根本不能算玉,只能算一种颜色比较好的石头。一则,黄龙玉硬度不够;二则,它的主要成份是二氧化硅,缺少玉石必备的透闪石成份;三则它完全缺乏历史文化的积淀,就是这一两年内炒起来的东西;四来,它还缺少一个像翡翠那样的、全世界认可的行业标准。

  浙江省收藏协会秘书长贺善达的意见是:“黄龙玉的价格已经炒得很高了,未来也许会有下跌。但从一块玉石的推出过程来看,价格有个几上几下是很正常的。”

  贺秘书长说:“广义地说,美的石头都可以算作玉吧。黄龙玉的滋润度、透明度、油脂性、观赏度都是不错的。当然缺点也有,不过我们就拿翡翠来举例,行话叫‘翡翠不下土、下土变粪土。’再好的翡翠下土之后都不能看了。还有鸡血石,稳定性也很差,是不能见日光的,否则石头就会变黑。但这些缺点,都不妨碍它们在市场上的价值越炒越高。”

  贺秘书长认为,黄龙玉想要真正成为被大众认可的玉石还得有一个过程,需要有心人仔细研究它的特性,制定一个大家认可的行业标准。

      新闻背景

  

  黄龙玉以前被统称为黄蜡石,作为观赏石的黄蜡石主产地是广东潮州、广西贺州等地。从2004年起,云南省龙陵县出产的黄蜡石被云南省观赏石协会定名为“黄龙玉”。其中“黄”为颜色,“龙”为产地龙陵,“玉”即美石。在各种公开的宣传资料中,将黄蜡石与黄龙玉进行概念分割,称“黄龙玉是继新疆和田玉和缅甸翡翠之后,发现的最优秀的玉种”。

  自此,短短6年间,这种被命名为玉的石头,身价从最初的几元钱一公斤涨到上万元一公斤,并在当地创造了不少暴富神话。有专家称,“其涨价速度之快,创下了玉石史上的奇迹。”
 
(文/小编)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为小编原创作品,作者: 小编。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https://www.at78.cn/news/53079C81C186813F140E74.html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webmaster@at78.cn。
0相关评论
 

Copyright© 2009-2016 企发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20200229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