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维码
企发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印刷 » 正文

“信息时代”人们对信息的五大误解澄清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1-10-01 22:15:45    浏览次数:35    评论:0
导读

  【中华商机网】讯:对于所谓信息时代本质的误解,导致了人们一系列共有的错误认识,因为在试图融入网络

  【中华商机网】讯:对于所谓“信息时代”本质的误解,导致了人们一系列共有的错误认识,因为在试图融入网络空间的过程中,我们常常把事情弄错,而错误的观念又传播得如此迅速,甚至都没有遭到过质疑。总的来说,它们形成了一系列公认的观点。其中最突出的5条是:
  
  “图书已经死亡”
  
  其错误在于:相比于以往,如今每年的纸质图书生产量都更多了。2011年全世界将有100万种新书上市。在美国,最新的数据是在2009年,尽管他们并没有将新书、重版书与旧书分开,但是288355的总量让人看到了一个蓬勃的图书市场,该数据在2010、2011年还可能变得更大。更值得一提的是,这组数据还未包含“非传统出版”领域邀增的图书产量—由自助出版作家和“微利基”按需出版企业出版的作品更是多达764,448部。在中国、巴西,出版业也正在蓬勃发展。无论怎么衡量,图书的数量都是在增加而非减少。
  
  “我们已经步入了信息的时代”
  
  这个说法就好像信息在其他时代并不存在一样。但是,每一个时代都是信息时代,只不过它们有各自的存在方式受当时的媒介条件制约罢了。没有人会否认传播模式一直在飞速发展,但是把这种变化看作是前所未有的,完全是误导。
  
  “如今所有信息都可以在网上获取”
  
  这一说法的荒谬性是显而易见的。可供查阅的档案材料本来就只有很小的一部分,被数字化的就更少了。谷歌估计,世界上约有129864880种不同的书籍,它声称已将其中的1500万进行了数字化,约占(所有图书的)12%。然而在图书作品继续以每年100万部的速度增加的情况下,谷歌将如何缩小剩余的差距呢?非印刷格式的信息又如何统统实现“上网”呢?1940年前拍摄的电影,有一半已经遗失了。尽管通过博客、电子邮件、手持设备等手段可以尽力保护数以百万的信息传播,但大部分的日常信息还是消失了。比起印刷版本,数字文本信息更容易褪逝。互联网档案馆的创始人布鲁斯特计算出,一个网址的平均寿命仅为44天。
  
  “图书馆已经过气了”
  
  全国各地的图书馆员都反映说:他们接待的人从来没那么多过。哈佛的阅览室总是满满当当。纽约公共图书馆的85个分馆更是人满为患。图书馆照旧会提供书籍、影像资料和其他资料,但是他们也正在添置新的职能:为小型企业提供信息查询服务,给予孩子们家庭作业和课外活动的帮助,为求职者提供就业信息。图书馆员可以通过许多新的途径帮助他们的顾客,特别是引导他们在浩瀚的网络空间里寻找相关的、可信的数字资料。图书馆向来就不是存放图书的仓库。在未来,图书馆除了继续提供图书借阅服务以外,还将成为相邻社区以及大学校园之间数字化信息交流的神经中枢。
  
  “未来将会是数字化的”
  
  在未来10年、20年或是50年,信息环境将会经历前所未有的数字化,但数字化通信的流行并不意味着印刷媒介就不在重要了。通过对近期的图书历史发展规律进行研究,我们发现,新的传播模式并不会取代旧的,至少在短期内不会。广播并没有毁掉报纸;电视没有吧广播推向死亡,而互联网也没有让电视销声匿迹。在每一个阶段,信息环境都会比先前变得更为复杂。
  
 
(文/小编)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为小编原创作品,作者: 小编。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https://www.at78.cn/news/54883627A23649C38292A5.html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webmaster@at78.cn。
0相关评论
 

Copyright© 2009-2016 企发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20200229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