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维码
企发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印刷 » 正文

国家战略:把中国文化企业做大做强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1-10-22 18:23:06    浏览次数:86    评论:0
  文化提升旅游,旅游传播文化。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相得益彰,产生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从桂林的“印象·刘三姐”,到河南嵩山“禅宗少林·音乐大典”;从北京的“功夫传奇”到上海的“时空之旅”等一系列大型文化演出节目,已经在与旅游市场的结合中体现了市场价值。世界旅游组织预测,到2020年,中国将成为世界第一旅游目的地和第四大客源市场。

  以旅游为代表的文化消费开始发力,成为启动内需的新支点。现在,我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已经达到4200美元,居民消费正由生存型、温饱型,向小康型、享受型转变,旺盛的文化消费需求将刺激文化产业的新一轮发展。

  长期以来,拉动经济的“三驾马车”中,投资和出口在过去30多年中是并驾齐驱的“主动力”,相形之下,消费拉动似乎总是慢了半拍。按国际经验测算,我国每年文化消费可达4万亿元,但实际消费不足1万亿元,巨大的文化消费潜力和产业发展空间有待挖掘,文化产业将成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经济结构调整的重要发力点。

  文化业态多样,占据发展制高点

  案例:2012年伦敦奥运会吉祥物的宣传片,出自中国水晶石公司——其实从北京奥运会开幕式贯穿整场的“卷轴”影像到上海世博会中国馆的镇馆之宝“会动”的《清明上河图》,水晶石公司以精巧的创意,让文化和科技完美融合,带给观众巨大视觉冲击,这种跨越时空的创新展播方式,也使水晶石公司获得近亿元的收入。

  现代科技深刻改变了文化的生产方式、传播方式和消费方式,也赋予文化产业新的内涵、新的功能和新的形态,为文化产业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后发优势。

  近年来,中国文化产业新业态迅速发展,数字出版产业总产值从2006年的200亿元增长到2010年的900亿元,年均增速超过45%;2010年国产游戏产品出口规模比2009年增长116%;三网融合已经有了实质性的推进,国家专门成立了三网融合的协调小组,并且确定了三网融合的总体方案和试点方案及12个试点城市……

  这些文化产业的新业态,在运用最新科技成果发展文化和推动文化科技创新方面具有天然的敏感和优势,适应了当代科技发展的新趋势,将抢占文化发展制高点,形成新的文化创造力和竞争力。

  同样,当文化创意融入传统产业,不仅可让传统产业重放光彩,也可让中国制造和加工业大有希望。

  专家们指出,经过30多年的发展,我国制造业大国地位已初步确立,200多种工业品产量居世界第一位。但要从制造大国向制造业强国转变,需要科技创新和文化创意的双提升。植入民族文化“基因”,将会提高物质产品的文化含量和附加值,为调整结构、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开辟了发展的新的途径和新的境界。

 
(文/小编)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为小编原创作品,作者: 小编。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https://www.at78.cn/news/5496A9BCB27160F8CD9F7F.html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webmaster@at78.cn。
0相关评论
 

Copyright© 2009-2016 企发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20200229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