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维码
企发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实时热点 » 正文

江苏滨海教育局封杀论坛被评应对舆情能力最差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0-07-19 11:28:46    浏览次数:195    评论:0

河南商丘赵作海冤案:司法生态何时改变?

河南商丘人赵作海2002年以故意杀人罪被判处死缓。2010年4月,“被害人”赵振晌回到村中,2010年5月9日,河南省高级人民法院召开新闻发布会,认定赵作海故意杀人案系一起错案,宣告赵作海无罪,同时启动责任追究机制。

人民网舆情监测室舆情分析师汪冬莲

赵作海一案经过涉案各方的努力,处理结果在网上普遍赢得了网友肯定,成为近年来少有的变负面事件为正面形象引导的典范,尤为重要的是,该案推动了中国刑事证据制度的进步,具有里程碑的意义。

当然,反思和质疑也是有的。比如,关于这种因为司法实践不严谨导致的冤案,国家赔偿金和困难补助费该由谁来承担,走的是财政支付吗?最后是不是转嫁到纳税人头上?可惜到目前为止还没有部门站出来澄清公众疑虑。

特邀专家魏寿华(天涯社区执行主编)

这是一起典型的冤假错案,事件被披露之后,赵作海最终沉冤得雪。尤其是河南高院院长张立勇亲自登门颇有诚意的道歉,也赢得了赵作海以及关心赵作海案的人们的基本谅解。需要司法部门反思的是,在中国目前的司法生态下,还有多少个“赵作海”?

赵作海案得以平反,缘于“被害人”戏剧性的死而复活,但这样的幸运不会第二次降临。只有落实宪法确定的基本原则,在公、检、法三机关的权力设置上真正体现出相互制约的关系,而不是“兄弟单位”关系,才能实现基本的司法公正。也只有这样,司法系统才不会被轻易地推进舆论漩涡,才会让赵作海案不再重演。

 
(文/小编)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为小编原创作品,作者: 小编。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https://www.at78.cn/news/54A8B4548158099BC76B91.html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webmaster@at78.cn。
0相关评论
 

Copyright© 2009-2016 企发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20200229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