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维码
企发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产经综合 » 正文

冻结支付?“双11”骗子瞄准了卖家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2-11-10 08:45:00    来源:北京商报    作者:AT17    浏览次数:931    评论:0
导读

北京商报讯(记者廖蒙)一年一度的“双11”电商购物节正在进行中,你是不是正在抓紧“买买买”?火热的购物氛围下,骗子们也在伺

北京商报讯(记者廖蒙)一年一度的“双11”电商购物节正在进行中,你是不是正在抓紧“买买买”?火热的购物氛围下,骗子们也在伺机而动。关于各种假冒客服、虚假快递的骗局提示,近日同样层出不穷。

11月9日,北京商报记者注意到,近期围绕网络诈骗产生的骗局又有抬头迹象,除了买家容易上当受骗外,电商平台的卖家也成为了骗子的“狩猎对象”。

据央视新闻报道,福建厦门警方近期发现了一种伪装成买家专门诈骗新手网店商家的新骗术。相关案例通报中,受害人张女士在某电商平台经营一家首饰店,通过电商平台的官方聊天工具,有用户向张女士咨询了产品的相关信息,并询问是否可以当天发货。在得到张女士的肯定答复后,对方又表示商家账号异常无法付款,具体原因是张女士的网店没有开通“消费者保障功能”。

随后,信以为真的张女士便扫描二维码添加上了所谓的“客服人员”。在和“客服”的语音通话中,对方表示只要张女士缴纳2000元保证金,就可以开通相关功能。开网店才两个多月的张女士信以为真,便匆匆向对方指定的账户转了账。

“张女士后续在空闲的时候,自己反应过来好像不太对劲,与淘宝的官方客服联系之后才发现,根本没有所谓的‘消费者保障业务’。”福建厦门市公安局刑侦支队民警介绍称。

北京商报记者了解到,过往与网购相关的骗局中,受害者多为购物者,卖家被骗的情况较为少见。

易观分析金融行业高级分析师苏筱芮指出,“双11”大促持续开展,除了买家期待优惠外,电商平台的商户也期待通过大促销售货物,而“账户异常”“付款失败”等情况,很容易引发商户对于交易无法正常进行的担忧。骗子正是利用了商户的这一心理,向一些不熟悉流程的新手卖家实施诈骗。

福建厦门市公安局刑侦支队民警表示,这种骗局一般针对的是刚刚从事网店生意的新手卖家,由于他们对网店规则还不熟悉,很容易被假买家、假客服所骗。

为了防止用户上当受骗,近期不少地区警方通过典型案例,在“双11”期间对一些常见的骗局类型进行了通报提示。据北京商报记者梳理,常见的骗局包括虚假电商物流客服诈骗、虚假红包、中奖免单“钓鱼”、预售商品诈骗以及刷单返现诈骗等五大类,均是通过各种话术要求受害者提供银行卡、验证码等金融信息,更有甚者将用户引向贷款平台,进行借款操作,使其背上承重的负担。

“不论是买家还是卖家,在遇到突发的异常情况时务必谨慎,不轻易汇款、转账。不要点击、扫描陌生人发来的链接或者二维码,以免遭遇钓鱼网站和木马病毒,”苏筱芮分析称,需要提供银行卡、验证码等信息的,需要事先支付资金的,还有需要通过第三方平台进行操作的,十有八九是骗子。

福建厦门市公安局刑侦支队民警同样强调,卖家不要因为在电商平台内聊天就放松警惕,如果需要联系平台客服,应从正规渠道联系。

 
关键词: 客服 张女士 卖家
(文/AT17)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为AT17原创作品,作者: AT17。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https://www.at78.cn/news/54B158B41796027C71B68E.html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webmaster@at78.cn。
0相关评论
 

Copyright© 2009-2016 企发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20200229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