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维码
企发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经济评论 » 正文

“成本定价监审”是高成本的管理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0-08-07 12:44:04    浏览次数:96    评论:0
导读

8月2日,《政府制定价格成本监审条例(草案)》公开征求意见。该草案规定,列入定价成本监

8月2日,《政府制定价格成本监审条例(草案)》公开征求意见。该草案规定,列入定价成本监审目录的商品,未经定价成本监审的,不得调整价格。据报道,这一条例有望缓解消费者与经营者在商品价格成本问题上的争执。如此看来,此条例意在将复杂的成本核实明确为政府的责任,显然,这一责任不仅重大,而且由于涉及的具体商品会很多,会大大提升成本监审部门的管理成本。

经历过计划经济时期的人们通过对比会发现,商品的价格完全由政府制定,几乎是一项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最终可能导致价格失灵。当时,尽管被官方定价的商品其价格看上去不高,但是供应量却很少,最终结果是市场商品并不丰富。

若干年来中国改革开放的进程,同时也是价格放开的进程。随着市场化的推进,目前绝大多数商品和服务的价格是由市场主导的。这些年的市场化改革,一个重要的方向就是政府逐步放开大量商品的定价权,其好处是企业根据市场供应情况自主定价,提供了大量物美价廉的商品,同时也解放了政府定价部门,使其将主要精力放在价格监管而不是价格制定层面。

当然,依然有相当一部分商品,其价格是没有完全放开的。比如,与国民经济发展和人们生活关系重大的、资源稀缺的、自然垄断经营的、重要公用事业的商品,按照价格法的规定,这些依然由政府定价。此次发布的监审条例,主要针对的应该也是此类商品。事实上,公众与经营者就商品成本发生争执的,也主要集中在这些领域,公众对于价格不满,正体现在这些领域的商品上。

比如药品价格、成品油价格、旅游景点价格等等,其产品与服务由于由“政府指导”,而不是或无法做到让“市场说了算”,民众甚至企业对其价格缺少话语权。此次出台的成本监审条例,应该说具有很好的出发点,如果能以公开透明的方式公布这些领域商品或服务的成本,将给消费者一个明白。

但是,值得担忧的是,这项工作可能是一项吃力却不讨好的事情,价格监审部门,是否有精力对这些领域的每一项商品厘清其成本?即使具有这样的精力,这个厘清的成本也会很高昂。即使官方能够给出一个商品的成本明细表,分歧可能依然会存在,毕竟,有些成本是摸得着但却是看不见的。

此外,根据成本制定价格,即使在公共服务领域,也未必是合适的。如果成本高,就可以将价格提高,显然会约束企业降低成本的积极性。能够降低商品价格的有效方式,还是增加商品供应方,增加竞争。即使是民营资本参与很少的领域,国有资本之间进行竞争,亦有利于推动价格的下降和运营成本的降低。比如,近年来电信运营商之间的竞争逐渐加强,电信资费的下降有目共睹。

 
(文/小编)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为小编原创作品,作者: 小编。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https://www.at78.cn/news/54C496B09191405B5CCFF9.html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webmaster@at78.cn。
0相关评论
 

Copyright© 2009-2016 企发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20200229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