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维码
企发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理财故事 » 正文

传奇女性传奇故事:七旬老太出狱后创业赚千万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0-07-26 14:49:14    浏览次数:181    评论:0

  祸不单行,不幸再次降临到吴胜明身上,女儿16岁生日那天,从伯父口中才得知妈妈被判死判,绝望地喝农药自杀。

  两年后,吴胜明才知道女儿去世的消息。“我当时只想跟着女儿一起走,再也没有活下去的意义了。”因为过度悲伤晕倒数次,准备结束生命。狱警耐心地做她的思想工作,并转达了她女儿遗愿:“尽量去做点对社会有益的事情吧。建一所孤儿院或养老院,照顾和我一样无依无靠的人。假如您不答应,我是不会瞑目的……”吴胜明说,正是女儿的这几句话,给了她活下去的勇气。

  吴胜明更积极地接受改造,直到2003年,她共获得8次减刑。吴胜明还以自己的经历为素材,写出了长达6万字的小说《囚路》,在监狱自办的小报上发表。上海剧作家黄允偶然看到这篇小说后,大为感慨,以此为蓝本改编制作了8集电视剧《罪犯与女儿》。该电视剧感动了成千上万的观众。

  现年77岁的吴胜明现在的头衔是陕西杨凌红阳果业科技开发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在杨凌拥有170亩葡萄园,身价上千万。然而,70岁时,坐了18年牢出狱的她在郑州市以扫公厕为生。

  2003年7月28日,已经70岁的吴胜明终于走出高墙。她被安排回户籍所在地郑州市铭功路,派出所和街道办为她联系了一份打扫公厕的工作,每月工资400元,社区为她安排了一间18平方米的小屋。怀着对女儿的愧疚,吴胜明无数次告诉自己,一定要坚持下去,目标还很遥远。2004年吴胜明被所在街道评为优秀清洁员。2005年3月,吴胜明在劳动间隙写下了20万字自传小说,经媒体报道后引来如潮反响,吴胜明与女儿的故事打动了很多人。慕名而来的人,其中一部分后来成了吴胜明的“干儿子”、“干女儿”,正是他们在吴胜明这几年的奋斗历程中起了关键作用。

  “我这个老太太搞事业、种葡萄全是为了女儿。” 为了完成女儿的心愿,2006年,她在陕西杨凌种植了170亩葡萄。现在她创办了杨凌红阳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吴妈妈兴农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杨凌保健鸡种鸡场、吴妈妈连锁聊吧、饭庄等。5年间,吴胜明挣了600万。她最新运作的项目,是引资在葡萄园所在的杨凌园区建一个生态园,集旅游、观光、种植为一体,打造成当地生态农业开发的一大亮点。据说,目前她身家已上千万。

  但是她的人生总是充满戏剧性,她投资葡萄园起家并非偶然。2005年9月,吴胜明遭遇了从商以来的第一次上当。骗子张京强邀请她到湖北襄樊共同种植葡萄园。结果张某不仅骗了吴胜明借来的30多万元,还打着吴胜明的旗号,以投资葡萄园为名,骗走了吴胜明几位朋友的30多万元,共计近70万元。

  但她并没有消沉下去。“既然已经种植葡萄了,那就种下去吧,没有他我一样能搞好。”吴胜明说。巨大的人情债和女儿的遗愿已经让她没有退路了,她必须要给老友们一个交待,并完成女儿的遗愿。据了解,杨凌葡萄园的项目从运作开始,就有众多好心人支持她。其中,上海的陈女士投入了50万元;开封的一位先生投了约10万元,成都一家具店老板杨钻友还做了她的“干儿子”,多次飞来郑州看望她,虽然他不太赞成葡萄园项目,但仍然拿出了3万元。

  “为了你的心愿,拿了那么多好心人的钱,没担心过赔了怎么办?” 有记者问她,吴胜明解释:“我做的事有价值,我有这个能力,他们相信我,愿意帮我。”

  如今,她大部分时间都会待在杨凌的葡萄园。有曾经的经商经验,她做起管理者来依然宝刀不老。

 
关键词: 女性 创业
(文/小编)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为小编原创作品,作者: 小编。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https://www.at78.cn/news/55532DDC91866876F93326.html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webmaster@at78.cn。
0相关评论
 

Copyright© 2009-2016 企发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20200229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