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维码
企发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广电 » 正文

毛泽东晚年爱看电视 曾要求电视台重播节目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1-11-02 13:08:31    浏览次数:77    评论:0
导读

【中华商机网】本文原载于《文史参考》2011年第21期,原标题为“毛泽东晚年看电视到深夜”。 毛泽东的性格

    【中华商机网】本文原载于《文史参考》2011年第21期,原标题为“毛泽东晚年看电视到深夜”。

    毛泽东的性格豪放、浪漫,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和尚打伞,无法无天”。他一生不愿牺牲真我,从不委屈自己,“性不好束缚”。他一生最讨厌规矩、节制,做事总追求尽兴、极致。这一特点在他生活的方方面面体现出来,比如他的毛笔字天马行空,放纵飘逸;他穿衣喜欢宽松。周福明、吴旭君等回忆:“主席穿衣一定要大,不喜欢紧身,喜欢空荡。”

    一次,毛泽东和陈毅一起接见外宾,毛穿了一双大毛窝。陈毅说,人家接见外宾都穿皮鞋,你怎么能穿个大毛窝呢?毛说,我就穿这种,干嘛要跟别人穿得一样?我穿得舒服。

    毛泽东每天困了才睡,完全不理会大自然的规律。不光昼夜颠倒,而且每天睡觉的时间都不相同,“我的一天是二十五个小时”。

    他总是饿了才吃,“毛泽东工作起来不分钟点,吃饭也没有钟点,只以感觉饥饿为标准”,“有时一天一顿,有时一天四五顿。”虽然保健医生给他制定了菜谱,他却经常不用。他有句名言,“吃辣子的人革命性强”。他经常是整根尖辣椒干炕一下,拿来便吃,以便刺激胃口。他的另一句名言是“吃红烧肉补脑子”。他只吃喜欢的,不管什么名贵不名贵,健康不健康。喜欢的全盘扫光,再来一盘。不喜欢的,一筷子也不动。

    毛泽东这一特点,在他的娱乐生活中也体现得十分充分。不喜欢的节目,绝不勉强看下去;喜欢的,反复看,而且是马上就看第二遍。

    从1949年起,侯宝林就给毛泽东说相声。毛最喜欢的是《关公战秦琼》,侯宝林、郭启儒刚说完,没想到毛泽东当场说:“再说一次。”这在相声演出史上是很少有的。侯郭二人只好站在原地,一字不差地从头到尾又说了一次,毛泽东听得依然笑逐颜开。

    1974年10月底,中央电视台(当时称北京电视台)调集一批骨干,携带一整套直播设备,南下长沙,为病中的毛主席提供电视节目。开始一段时间,主席想看什么,就通过湖南电视台的频道现场直播到主席的电视机上。这一点严格保密,湖南观众是不知道的。开始主席点的大部分是湘剧、花鼓戏移植的“革命样板戏”,一般观众很难察觉出什么异常。不过也有例外,“有一天,刚刚播完一个节目,毛主席打电话要求马上重播一遍。同一个频道,同一个节目,连续播出两次,恐怕是‘史无前例’的。”就在重新播出的过程中,电视台接到了许多观众的反映电话,工作人员只好向观众解释是“安排失误”。

    后来,毛泽东又想看传统剧目,也就是“文革”中被打成四旧、毒草的旧戏。且不说排练这些戏调集演员需要时间,最主要的问题,是不能让普通观众看到这些“反动”的节目。“于是,中央电视台派出专家,与湖南电视台一起昼夜加班,改装好发射机”专门为主席开辟了一个“第五频道”。但当时的技术,不能保证这个信号只被主席的一台电视收到。一试播,马上有接收到的观众质问为什么播旧戏?工作人员开始向观众说是误收到了香港信号,观众却不上当:“明明是湖南那个播音员的声音嘛!”后来,技术人员决定,搞有线电视。于是摄制组在与主席卧室只有一墙之隔的地方架好设备,请演员来这里现场演出,主席在墙里面通过一台26英寸监视器收看。

   跳转到:

 
关键词: 广播电视 有线电视
(文/小编)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为小编原创作品,作者: 小编。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https://www.at78.cn/news/56527476D3070781AA4BE4.html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webmaster@at78.cn。
0相关评论
 

Copyright© 2009-2016 企发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20200229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