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维码
企发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财富名媛 » 正文

何巧女:“女花王”十年赶考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0-07-21 11:02:57    浏览次数:116    评论:0

    何巧女很少提及2003年到2004年的那段经历,因为“不知道哪句话可能会伤害到别人”。那是一段被她称为“不堪回首”的痛苦经历,是她创业路上最为艰辛的一段。

    好在那两年何巧女还是接到几个大项目。她每天晚上开会,不睡觉,早上自己跑工地,亲自盯项目,每天都跑去挣钱,挣的钱都拿去还债。“那个时候能救火,给你点活干,给你点钱的,真的是上帝。2003、2004年的客户,我都认为这些人是我的恩人。我那几年活干得也是最好的。因为你怀着感恩之心,你就觉得不给他做好对不起人。”

    中小板上市之后,何巧女在深交所吃饭,席间遇到了好几位刚刚过会以及即将过会的老板,细问之下,居然几人都曾经跟她一样,冲刺过当年的创业板。然而,接下来便是纳斯达克科技股的衰落,香港创业板的萧条,中国大陆创业板的夭折……“当时大环境的不成熟造就了我们那时候的失败。”当年创业板最热闹时的那几百家公司留下来的已然寥寥。

    二次扩张

    直到2005年东方园林接下北京首都机场T3航站楼的项目时,何巧女已经还清所有欠款,轻装上阵了。

    其实这期间,她一直抵制了来自房地产的诱惑。何巧女有过这样的担心,万一东方园林上不了市,公司是不是要两条腿走路,一边做房地产,一边等着上市。她甚至为此搭建过专门的预备团队。从1997年到2000年,何巧女公司账上还有很多钱,放个4000万在房地产市场,每年追加1000万,三年内不是没有做起来的可能。

    何巧女不后悔自己的选择。事过境迁,当年那些曾背弃她的人也有人表示悔意,向她道歉。

    此时的何巧女和她旗下的东方园林,已经开始考虑二次扩张的战略了—《中国企业家》记者见到何巧女之前,她刚刚开完一个中层会,商议招兵买马的事宜。此前,东方园林刚发布了股权激励草案,拿出200万份股票期权,激励对象为75名骨干中层管理人员,“何总还是非常慷慨的。”私下里,东方园林一位中层这样说。

    丰厚的期权如同当年的上市蓝图一样令人热血沸腾,不同的是,当年急速扩张的教训已经让何巧女懂得了什么叫做“适度扩张”。

    与此同时,她要人的眼光也放得更加长远和开阔,不仅是专业更加庞杂,国内、国外的专家和人才她都开始广为延揽。

    从某一个园林作品变成一个城市的景观系统,这样的战略调整需要何巧女在人才架构上作出更多的补充,她已经开始广泛招揽一些国际大品牌的各类专业人员,景观专家、生态专家、城市规划的专家、历史文化专家、城市价值专家、区域产业专家、经济专家……她需要更多的专业人才来帮助解决这一系列的问题。在游说这些国际型人才投奔东方园林的过程中,她一次又一次地说:“来中国吧,中国有你可以去实现的理想,你在中国成功了,等于你在全球都成功了。因为中国的城市化是一个国际问题,中国城市化如果探索出来一条路径,对全球经济发展都是有贡献的,在这个城市化的过程中,东方园林所做的事情是有意义的,这本身就是一个巨大的吸引力。”

    不是园林,是艺术

    这几年,各地迅猛扩张的城市化过程也让何巧女受益匪浅。

     

 
(文/小编)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为小编原创作品,作者: 小编。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https://www.at78.cn/news/5654EA3E117723926F8FEA.html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webmaster@at78.cn。
0相关评论
 

Copyright© 2009-2016 企发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20200229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