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维码
企发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通信 » 正文

智能手机“酷战国” 谁能占据我的手掌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1-10-10 18:10:57    浏览次数:62    评论:0

变数犹存  那些门口的“野蛮人”

在得知谷歌收购摩托罗拉移动业务消息的第一时间,雷军甚至在微博上大胆预言,“下一步就是微软收购Nokia了”。

和其他圈内人士在微博上热议这项收购不同,微软全球资深副总裁、微软亚太研发集团主席张亚勤的微博却对此事只字不提。其实,张是微软方面谈智能手机这个话题的适合人选之一。

2004年1月,张亚勤应比尔·盖茨的邀请,调回微软总部出任微软全球副总裁,负责微软Windows Mobile(移动通信及嵌入式系统)开发业务。这期间,盖茨是张的“导师”(Mentor)。张亚勤受命负责微软Windows Mobile业务时,该部门因业务进展缓慢而被称为“粘在骆驼上的一只蜗牛”。3年后,Windows Mobile占据了全球窗体顶端智能手机操作系统25%的份额,“蜗牛”成长为一头“骆驼”。

去年7月,张亚勤曾在其博文中谈到了“IT产业的激烈角逐将以‘三国’纷争的形式展开”的观点,即未来IT产业的发展和竞争将围绕三个大的平台展开,一个是云,一个是端,一个是架设于云和端之上的应用平台,包括社交、商务等各个领域的平台。张亚勤在给本刊的书面回复中写道:“2011年,移动互联产业的合纵连横,某种程度上印证了我当时的看法。”

虽然比苹果和谷歌都早一步介入到移动系统的研发中,但微软在该领域尚未取得突破性进展,直到如今的Windows Phone7出现,以及2011年初和诺基亚的战略合作,才让外界对其系统有了期待。

微软Windows Phone系统目前的尴尬是缺乏市场份额和智能手机用户愿意在额外应用上投入的证据。有数据显示,2011年第二季度微软智能手机份额只占1.6%,仍落后于采用Android、塞班、iOS、RIM黑莓、三星Bada等操作系统的智能手机。

但在张亚勤看来,移动互联领域的竞争才刚刚开始。“目前微软在移动方面还没有取得优势地位——我们曾经一度领先,但之后浪费了三五年的时间。庆幸的是,这个产业目前还有很多机会,而且还需要一个新的、更开放的系统,因而微软的机会很大。”他对Windows Phone7寄予很多,“这是一个优秀的产品”。迄今为止,该操作系统已有30000多个应用支持这个系统,虽然相比Android和iOS还是少,但应用增速非常快。而包括诺基亚、HTC、三星、LG等主力手机厂商参与开发基于Windows Phone的产品,“这让我们对未来充满了期待。虽然微软现在的市场份额还比较低,但从另外一个角度看,未来的上升空间也很大。”

现在,对于微软的移动通信业务来说,无疑是一个相当微妙的“窗口期”。就在乔布斯宣布辞任苹果CEO的第二天,8月26日,在新西兰举行的Tech Ed会议上,微软展示了一些最新的Windows设备,也是在这个展会上,传出了有关两款正在开发中的Windows Phone芒果手机的一些信息。

“芒果”系统被视为Windows Phone的重大更新,此前《华尔街日报》甚至有分析认为,“有了芒果这个臂助,Windows Phone终于成长为一款可以看作是真正能与苹果iPhone和谷歌Android设备一较高下的设备”。

微软中国方面上述内部人士透露,Tech Ed会议上的展示其实是既定计划,只是因为事发谷歌收购摩托罗拉移动、乔布斯辞任苹果CEO之后,而被外界解读为“别有用心”。

微软不介意甚至乐意这样的舆论造势。有分析认为,谷歌收购摩托罗拉移动“能大大地刺激Windows Phone生态系统的发展”,逻辑是:微软是目前惟一一个提供系统解决方案的非终端产品拥有者,因此也就不会和合作伙伴形成竞争之势。苹果是终端拥有者,而且是相对封闭的系统,虽然在安全性方面拥有一定的优势,但是审核的滞后也常常成为开发者诟病的因素之一。谷歌虽然开源,但是有很多安全隐患以及专利纠葛,收购摩托罗拉移动之后,专利问题有所改观,但有了自己的终端,难免不会对其他的手机制造商形成潜在竞争压力。

事实上,关心这个问题的大有人在。在谷歌宣布收购的当天,雷军和林斌等其他小米科技的联合创始人一起讨论的问题,就包括谷歌未来是否会封闭。小米科技总裁林斌判断,只要安卓系统不改变开源和免费,安卓系的这些公司们就不会受到太大影响。微软中国方面上述人士也分析,“封闭系统”应该不是谷歌的风格。

不过,现在看来,仍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未必是安全的。谷歌宣布收购的当晚,雷军在微博上留言,“今夜无眠的估计是三星和HTC”。此话有深意,它们是谷歌安卓最给力的合作手机厂商。更有网友在微博上调侃:谷歌收购了摩托罗拉移动,三星、HTC和索尼爱立信一听就急了,马上成立了一个新组合叫SHE!

8月底,HTC将发布搭载微软“芒果”系统智能手机新品的消息不胫而走。期间,HTC董事长王雪红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我们不会只放在Android上……我们也一直都在做微软的系统,现在大概还是使用微软系统的第一名。”言谈中,王雪红并未对两个系统表露出任何的倾向。目前,HTC是采用谷歌安卓系统最大的手机厂商,同时也是最早一批采用微软WP系统的。9月初,HTC在欧洲发布了两款采用微软最新“芒果”操作系统的新产品,预计将从10月开始由欧洲与亚洲率先上市。媒体分析,这也显示HTC在谷歌的Android之外,又开始重回老伙伴微软的阵营之中。

如果HTC、三星倒戈或者分流于微软或其他操作系统,对谷歌安卓的冲击不言自明。谷歌收购摩托罗拉移动,乔布斯辞任苹果CEO,以及惠普意欲撤离Web OS,都让包括智能手机在内的移动市场平添了许多看点。

对于备受挑战的昔日“王者”诺基亚来说,眼下是难得的喘息机会。有分析认为,意欲借助Windows Phone7重振雄风的诺基亚,如果能把握住这种市场类似真空期的改变,那么再续辉煌也不是梦想。

更何况,在智能手机这个大市场的“门口”,还有很多野心勃勃的觊觎者。

在9月2日百度世界大会上,百度·易手机揭开面纱,外形酷似HTC G5。百度的移动终端软件平台“百度·易”,整合了智能搜索框、云服务以及百度特色应用,最核心部分是把强大服务嵌入到终端平台;腾讯已经开发出手机中间件和服务Qservice,包括数量众多的腾讯移动应用以及Qservice应用商店,并于2010年12月联手华为推出了第一款内置Qservice的手机HiQQ;在不久前的中国互联网大会上,阿里巴巴集团主席马云宣称,“下一个十年所做的事情就是云手机”。

这已经是阿里巴巴继昙花一现的“淘宝手机”之后、二度进入手机市场,马云这一次是希望押注于方兴未艾的移动互联网领域。7月底正式亮相的“阿里云”手机主打的是各种云服务,诸如网络地图、电子邮件、浏览器、IM即时通讯、移动支付等云服务,这些服务由阿里巴巴云计算公司提供,并且搭载在其自行开发的手机操作系统云OS之上。

这拨逡巡于智能手机大市场门口的“野蛮人”,尤以互联网公司最为积极,他们的意图很明显,以手机终端抢占互联网入口。经历了从软件巨头微软到互联网巨头谷歌,再到与雷军合作创办“软硬兼施”的小米科技,林斌很肯定地认为,互联网公司将成为移动互联网时代重要的影响力。

新趋势| 智能手机「新三国」还是「酷战国」谁能占据我的手掌

天语和“阿里云”合作的智能手机主打各种云服务。

“中国版苹果”,出路所在?

雷军的小米科技,无疑就是其中之一。

9月6日上午,林斌在接受《数字商业时代》采访时,对目前小米手机的网上预定情况有些掩饰不住的兴奋。“差点我们就没hold住”。9月5日,小米手机开始网上预定销售。9月7日零点,雷军在微博上透露,“小米手机两天预定了30万台”。

一方面,雷军“为小米团队感到骄傲”;另一方面,他“个人感受到的是巨大的压力”,因为“一定不能让支持和信任的‘米粉’失望”。按照雷军的理解,小米手机第一份漂亮的答卷,靠的“不仅仅是高配置,厚道的价钱”,还有“小米在软件和服务上也下了非常大的功夫”。

按照原本的设想,雷军在小米手机发布会上准备的讲稿内容长达4个小时,最后迫于时间太过冗长,他忍痛删掉了大量关于操作系统MIUI和手机社交工具“米聊”的内容。但在雷军看来,这些内容的重要性丝毫不亚于小米手机硬件本身。

定位互联网公司的小米科技,目前的主业有三:基于安卓的MIUI智能手机操作系统、手机硬件、专为手机设计的社交沟通工具“米聊”。其中,MIUI是小米科技最早启动的项目,目前粉丝50万,有20多万是境外用户。米聊则被雷军视为“是未来小米手机里最核心的东西”,他甚至认为,“米聊跟手机整合在一起,可能会产生一些与众不同颠覆性的东西”。米聊的用户已经从今年6月份的300万激增到目前的约500万。

在小米手机的发布会临近尾声、大屏幕上打出高标准硬件配置的小米手机售价只要“1999元”时,会场爆发出长时间的掌声和尖叫声。旋即,媒体对雷军的采访一直纠结于小米手机的成本。有接近雷军的人士透露,小米手机并不指望硬件本身盈利。雷军自己也曾直言不讳:智能手机所有业务,最后都是服务的价值最高,所以小米肯定会在服务上进行突破。

因为今年7月首度揭秘小米科技时,雷军毫不掩饰自己对乔布斯的崇拜,也宣称要学习苹果、做“软硬兼备”的全能型冠军,加之8月中旬小米手机发布会上被媒体调侃向乔布斯“致敬”的现场表现种种,雷军和小米科技无形中已被舆论贴上了“中国乔布斯”、“中国苹果”的标签。

但雷军想告诉外界的是,乔布斯是神,他是人,他做不了乔布斯,他也禁止在小米科技内部谈做“中国的苹果”之类的话题。

他甚至很较真地与媒体比较过小米与苹果的不同:

首先,苹果是一个追求极致的公司,但不是真正的互联网公司,小米科技却是一个互联网公司,互联网公司的最终盈利点是通过服务赚钱,不是通过硬件。

雷军经常举的例子是:小米MIUI的开发方式与苹果iOS很不相同,MIUI把互联网开放模式引入了手机操作系统的研发。在摩托罗拉、诺基亚的时代,做操作系统的版本要3~5年,进入了苹果时代,一版iOS需要一年时间,进入了Android时代,一个季度发一个新版,这些都是由专业团队集中开发的系统;而MIUI在开发过程中,开放了需求管理,开放了BUG管理,把忠诚的粉丝和发烧友吸纳为开发组成员,这是一个每周更新一次的操作系统版本。

此外,苹果将极简主义上做到了极致,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乔布斯个人的天赋、他对产业趋势惊人的洞察力、他个人吹毛求疵的精益求精;但是小米在产品设计上,走的是“集大成”的路子,“我们有三分之一的功能是在论坛里听取大家的意见一点点改出来,只要你的意见得到足够多的支持,就可以体现在小米手机的OS里面”。

再有,iPhone强调的是时尚和整体体验,小米手机强调高性能和高性价比。

曾有圈内人士于小米手机发布后,在微博中写道:感觉手机界的朋友对小米大都持怀疑或观望态度,而互联网界的哥们姐们则无比疯狂,不过建议手机界的朋友好好研究下小米的模式,多些尝试未必不是好事。

小米的手机硬件如果不亏本,其盈利点还是要在互联网内容和附加增值服务上下功夫,用小米手机的高性价比吸引用户,然后用体验留住用户。这应该是小米的盈利逻辑。

现在来看,小米模式能否成功需要时间的检验。不过,雷军已经预言:新旧更替是产业常态,移动互联网的大幕刚刚拉开,苹果会被超越。

 
关键词: 智能手机
(文/小编)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为小编原创作品,作者: 小编。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https://www.at78.cn/news/568DB15D624955C046F1AD.html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webmaster@at78.cn。
0相关评论
 

Copyright© 2009-2016 企发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20200229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