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维码
企发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理财资讯 » 正文

揭秘考生信息利益链:11万条信息仅售2200元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0-06-07 19:27:26    浏览次数:57    评论:0
导读

  一年一度的高考拉开大幕,一旦分数下来后,考生的信息有可能已经被出卖,他们很可能会遭到各种信

  一年一度的高考拉开大幕,一旦分数下来后,考生的信息有可能已经被出卖,他们很可能会遭到各种信息的骚扰。

  >>考生信息被泄露

  高考成绩揭晓,本科录取分数线确定后,上线考生喜上眉梢,落榜考生伤心的同时,自己的姓名、电话、家庭住址、考分等信息已经成为商品被卖了出去。

  一份2300名落榜考生的信息,网上叫价1300元左右。还有更便宜的,11万条考生信息打包销售仅2200元。包含的信息之全,让考生完全没有隐私可言。

  >>谁购买了考生信息?

  民办院校、复读学校、招生代理都是考生信息的主要买家。由于招生竞争激烈,这些机构都是提前购买考生信息,如果等到7、8月份再购买就已经晚了。

  一些骗子也开始购买考生信息。他们通过发送手机短信,以“掌握招生指标”、“代军队招生”等谎言进行诈骗,总会有一些望子成龙心切的家长上当受骗,家长损失少则几万元,多则几十万元。

  >>谁出卖了考生信息?

  网上叫卖的考生信息之全,让人首先不得不认为信息源头是学校或者招办等教育部门。其次就是民办培训机构。在教育部门和培训学校之间,很可能已经形成了一条颇具规模的“业务链”,专门运作考生信息的买卖,大做考生信息这门生意。

  还有一些民办学校借对毕业生进行问卷调查的机会收集学生信息,甚至还有人利用网络黑客技术侵入学校或其他机构的学生数据库,窃取数据,自己使用或转手倒卖。

  >>谁为考生信息加把“锁”?

  考生的信息资料属于个人隐私,相关人员出卖这些信息就构成了侵权行为。要想保护考生信息,首先要从源头抓起。对学校和教育部门重点监督,严防这些信息的泄露。比如考生姓名、考分、电话等资料多人同时授权才能看到,一个人无法看到所有信息。

  其次需要制定个人信息保护的法律法规,对泄露公民信息的机构进行法律制裁,让法律成为个人信息的保护伞。只有双管齐下,才能将考生信息的泄露渠道堵死,还广大学子们一个清静的高考。

 
(文/小编)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为小编原创作品,作者: 小编。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https://www.at78.cn/news/572EC06DF10992890238EB.html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webmaster@at78.cn。
0相关评论
 

Copyright© 2009-2016 企发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20200229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