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维码
企发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产经综合 » 正文

当ERP风光不再,谁为中国制造买单?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0-06-25 11:09:10    浏览次数:184    评论:0

    SCM披荆斩棘,“中国制造”再次腾飞

    “SCM对企业而言不是没必要,而是很有必要。就像20世纪90年代初很多人都很抵触计算机的应用和普及一样,对于这样的新技术,将来推广和发展是一个必然趋势。你迟早是要接受这个新技术,那为什么不先行一步,得到领先的竞争力呢?”沈国康用这样一个形象的比喻来说明企业物流信息化的必要性,“建立了高效、一体化的供应链体系,就如同在企业与供应商、分销商和客户之间建立了一条畅通的高速公路一样,可以减小每一步之间的时间,将这个转接的时间压缩至接近为零。特别是对于制造企业而言,对产业链的各个节点进行有效的整合,信息共享、利益风险共担意义重大。”

    对制造业企业来说,做好供应链管理所带来的利益是非常明显的。由于大部分制造业企业在其客户供应链中处于供应商的角色,因此如何能够与关键客户在“供”与“应”这两个关键业务上做到紧密配合,满足客户多方面的要求,对其当前业务的增长是至关重要的。归根结底来说便是要考验企业的制造能力与供应链管理能力,而供应链管理能力又特指了企业在链上的反应速度、供应成本控制与供应质量保障。

    当今,许多制造业制造企业不约而同的把供应链能力的建设,作为了提升订单量与获得新客户的有力途径。首先,在反应速度上,制造企业最注重的莫过于对客户订单的响应速度,如何尽量缩短客户下单到最终交付产品的周期是很多企业在管理提升上的重要业绩指标。其次,再供应成本控制中,占极大比重的原材料采购成本是需要重点控制的部分。再次,供应质量作为一个显性可量化的指标直接影响到客户的订单意向,许多欧美采购企业在阐述为何放弃中国制造而选择其他地区更加昂贵的产品时提及,之所以做出这样的选择,是因为对方能够提供产品以上更好的供应服务。而长远来讲,当今的制造业企业欲成长为名牌企业,在战略规划中,构建供应链核心竞争力更加是一个必须时时考虑、日日耕耘的主题。纵观当前国内外如戴尔、沃尔玛等行业龙头,无不借助供应链管理创造了企业盈利能力的再提升。

    在全球制造中心转向中国的今天,在“中国制造”走向世界的今天,我们急需认清的问题是,在全球供应链的大背景下,中国正面临不进则退的境地。“中国制造”能否长远占领世界市场,建立全面、完善、有效、快捷的现代物流供应链体系是重中之重。

    现在是提“中国供应链”的时候了。

   

 
关键词: 博科资讯,ERP
(文/小编)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为小编原创作品,作者: 小编。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https://www.at78.cn/news/575DDC2D613858BDB59404.html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webmaster@at78.cn。
0相关评论
 

Copyright© 2009-2016 企发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20200229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