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了解,这项被肯尼亚鲜花委员会首席执行官简•恩吉格誉为“拯救了湖水”的新灌溉技术,核心在于循环使用。这与蒙牛“以循环实现增值”的节水之道有异曲同工之妙。资料显示,蒙牛在数年前就把水资源在生产中的使用问题提上研究日程,并于随之建立起国内技术领先的万吨污水处理厂和自主投资改造的“缘河”,使企业自身就可达到处理生产污水与实现再生水循环全过程的较高水平。
(图解:蒙牛注资800万改造的“缘河”一景) 在亚洲最大的单体牧场——蒙牛澳亚牧场里,如“放大数千倍的家用净水器”的污水处理厂正在不停地工作。据工作人员介绍,处理后的水能达到国家一级排放标准,经过沉淀分离后,可直接用于农业灌溉和企业生产,既节约了水资源,又避免了环境污染,更达到了资源循环利用的效果。更值得期待的是,这种污水处理技术还在蒙牛位于全国的多个生产基地中推广,使蒙牛向“花园工厂”的目标不断迈进。
在污水处理厂旁边,就是蒙牛的大型沼气发电站。作为中国乳品行业首个畜禽类粪便处理综合项目,蒙牛生物能质沼气发电站被认为具有“很强的示范价值”与“经济利用价值”,是“世界养殖产业可再生能源利用的标志性项目”。在沼气发电和污水处理两大项目下,蒙牛已逐渐形成“种草—养牛—牛粪肥草—卖奶—种草”的环保生产养殖模式,其经验也被诸多同行“取经”学习。
肯尼亚农场和中国企业的共识不是偶然的,环保已经成为企业在全球化竞争中绕不开的壁垒。如何将绿色行动转化为一种可以赢得回报的投资行为,将是企业崛起的一个重要突破口。就在不久前,蒙牛营运管理系统常温宝鸡事业部获评“园林式生态单位”,绿色生产模式更为同行所瞩目。环保总局相关人士认为,“蒙牛为中国乃至世界乳产品业发展循环经济树立了典范。”
(图解:蒙牛构建“花园工厂”,生产、绿色两不误) 业内人士认为:环境保护与商业利益的协调,是现代企业面临的共同问题,蒙牛构建“花园工厂”的背后,更可贵的是中国企业循环经济意识的萌发。蒙牛也表示,将不断探寻生态新路子,将循环模式进行到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