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维码
企发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理财攻略 » 正文

理财从娃娃抓起 六一节储蓄、保险、基金全攻略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0-06-01 12:37:36    浏览次数:129    评论:0
导读

    对于现在的家庭来说,孩子是绝对的中心。在理财观念越来越普及的今天,围绕孩子的资产配置也就自

  

  对于现在的家庭来说,孩子是绝对的中心。在理财观念越来越普及的今天,围绕孩子的资产配置也就自然成为了整个家庭的理财中心。一方面,诸位家长都希望能从小培养孩子的财商,为孩子建立正确的财富观;另一方面,为孩子的将来做好规划,储备好包括生活、学习,甚至创业、婚嫁、养老在内的资金也是摆在各位家长面前最迫切的需求。随着“六一”的即将到来,本期消费理财也将目标瞄准了少儿理财市场。

  面对银行、保险公司、基金公司的包围抢客,家长们又该如何为孩子理财呢?

  儿童理财也应多层次理财,成为每个家庭的重点,而想要理好财,先要充分了解理财的原因及需求。因为,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绝对不是只需要教育费用那么简单。

  首先,为孩子理财要考虑应对通货膨胀,保障财富的正积累。通货膨胀是正常的经济现象,而对于个人和家庭财富积累过程却可能带来负面的影响。以2010年2月份为例,当月CPI同比增长2.7%,而同期银行利率仅为2.25%。在这样的时期,如果只把钱存在银行里,财富不但没有增加,反而随着物价的上涨缩水了,这就是所谓的存款实际收益为“负”的负利率现象。尤其是对于一个在成长的孩子来说,计算其需求时自然要考虑到通胀对资产的折损。

  其次,在孩子成长过程中,一旦突发家庭变故,如何保障孩子教育的费用?在已逐步意识到保障重要性的中国父母中,不少人还是选择主要为子女自身购买保险,而忽略了对自己的保障。因此,在为孩子搭建足够的保障时,应先为家庭支柱做好保障。

  此外,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孩子日常生活中的安全问题也日益突出,例如日趋繁忙的交通和食品安全等因素,一旦不幸发生在孩子身上,导致大笔的家庭财政支出,直接影响到孩子在其他方面经费的储备,包括教育费用。

  银行篇

  根据国家统计局经济景气监测中心与尼尔森公司联合发布的《2010年一季度中国消费者信心调查报告》,子女教育位列中国消费者最关心问题的前三位;而银行活期/定期储蓄存款仍然是大部分中国人的主要理财方式。

  在银行里,关于少儿理财最多的产品就是各类的儿童储蓄账户。据记者了解,目前广州的大部分银行都针对少年儿童开设个人账户,未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基本都可以在银行里开设自己的个人账户。不过,对于这些账户来说,目前主要的功能还是储蓄。因此,大部分人为孩子开设儿童储蓄账户,更多是为了孩子能将平时节约的零用钱可以及时储蓄起来,培养孩子的理财观念。不过,家长们还是可以利用银行进行教育储蓄,获得更高的利息和免税。

  教育储蓄———

  教育储蓄是指个人按国家有关规定在指定银行开户、存入规定数额资金、用于教育目的的专项储蓄,是一种专门为学生支付非义务教育所需教育金的专项储蓄。想要办理教育储蓄,需要在开户时,储户要持本人(学生)的户口簿或身份证,到银行以储户本人(学生)的姓名开设存款账户。储户可以与银行约定每月存入的数目,在取出时储户只要提供税务部门出具的接受教育的证明,还能享受免征利息税的优惠。

  一般来说,教育储蓄的起存金额为50元,封顶金额为2万元。1年期和3年期能享受对应的1年期、3年期整存整取的利率,6年期能享受5年期整存整取的利率。在取用的时候,一个账户最多可以享受3次免税政策:高中(中专)享受一次,大专和大学本科享受一次,硕士和博士研究生享受一次。

  ★利息计算

  储蓄利息=本金×存期×利率。 以3年期教育储蓄为例,如果按现在3年期整存整取的利率3.33%计算。以每次约定存入5000元,共存4次,到期本金为2万元,利息额为1998元。换一种做法,若约定每次存入500元,续存36次,到期本金为18000元,利息为1798.2元。同样是存三年,到期本金差2000元,利息相差199.8元。

  点评

  由于教育储蓄目的是累积长期教育资金,因此一般都不会对流动性有特别要求,但选择具体期限的时候依然有一定的规则。6年期教育储蓄适合小学四年级以上的学生;3年期教育储蓄适合初中以上的学生;1年期教育储蓄则适合高中二年级以上的学生。因为,只有学生还在读,取用教育储蓄时才可以享受到免税的优惠。

  此外,由于教育储蓄的限额是2万元,因此用来应付教育支出是远远不够的。
 
(文/小编)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为小编原创作品,作者: 小编。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https://www.at78.cn/news/57F5A51D3103576D7D64AC.html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webmaster@at78.cn。
0相关评论
 

Copyright© 2009-2016 企发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20200229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