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维码
企发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经济评论 » 正文

后危机时代的国际货币体系构想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0-06-07 19:26:13    浏览次数:77    评论:0
导读

金融危机爆发以来,以欧美为代表的发达国家逐步失去了昔日的荣耀,而以中印为代表的新兴

金融危机爆发以来,以欧美为代表的发达国家逐步失去了昔日的荣耀,而以中印为代表的新兴国家不仅率先实现了本地区经济的企稳回升,而且为促进世界经济复苏起到了引擎作用。新兴市场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

资料显示,经过近三十年的发展,无论是按汇率计算还是按购买力评价,2010年的中国都会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二经济大国,日本退为世界第三经济大国,而印度世界第四经济大国。鉴于世界排名第二、三、四的经济大国都在亚洲。从经济增长和综合国力的角度来看,当时的亚洲世纪的预言正在越来越接近现实。

此间有分析人士指出,亚洲当前正处在“后危机时代”的复苏阶段,亚洲复苏的持续性正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为了应对内外部的多重挑战,实现经济的持续稳健复苏,亚洲各国必须立足长远发展,增强域内合作,认真反思增长模式,加快调整经济结构,通过多维重构来夯实亚洲经济复苏的基础,打造亚洲经济持久繁荣的新型动力机制。

其中,为构建国际经济新秩序,充分发挥人民币、日元或建立一个全新的货币——亚元在国际货币体系中的作用成为被广泛看好的设想。

早在亚洲金融危机爆发后,亚洲就开始探索区域内货币合作机制。2003年,“欧元之父”、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蒙代尔曾建议,设立由亚洲地区某一组货币组成的共同货币,争取在每个国家不放弃本币的情况下,能让一种叫做“亚元”的区域性货币流通。

目前,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和G20金融峰会等为平台,中印等国在国际金融合作中的影响力日渐彰显,伴随着亚洲经济的强劲复苏和制度的持续完善,国际金融中心的洲际转移和多元趋势很可能会成为特征事实。

有专家认为,就长远来讲,在世界经济格局变化,尤其是亚洲实体经济规模持续增大的前提下,国际货币体系美元、欧元、亚元三足鼎立的格局可能出现。

国际金融服务集团董事局主席、中国金融研究院院长何世红认为,尽管目前为止亚元还只是一个学术概念,但未来世界的经济秩序和货币格局必将发生变化,随着世界格局的多极化发展,美元、欧元、亚元三足鼎立的可能也是有可能实现的。

但何世红同时认为,亚元应该是一个国际合作的结果,不应该是单一的结果。在何世红看来,当今世界是经济全球化的时代,而经济全球化及地区一体化是建立在互惠共赢的基础之上的。如今,区域化合作体系的全新格局已经日益显现。

去年4月的伦敦G20峰会上,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的“超主权货币”构想曾一度被世界热议。随后,为了促进亚洲区域更紧密的金融合作,清迈倡议历经多轮商讨后终成现实。这个总规模为1200亿美元的区域外汇储备库对解决区域内国际收支和短期流动性困难、维护区域金融稳定将起到重要作用。

5月30日发布的《上海论坛共识》指出,亚洲与美欧之间的经济再平衡不仅需要重构国际货币体系,而且需要重构亚洲域内的经济关联方式。考虑到资本对实体经济的驱动功能,则亚洲还要增强对内外部金融风险的识别和防范能力,应在强化监管的基础上推进域内货币合作进程,尝试构建与区域关联相耦合的“亚洲货币单位”。

日本一桥大学商学部长小川英治是长期研究亚洲共同货币的专家学者。在他自己设立的模型中,选取了东盟10国加中日韩三国货币组合成“亚洲货币单位”,通过对2000年到2007年的数据进行研究比较,他发现该期间内这种区域货币的表现比美元、日元或者欧元都更为稳定。不过,他并不认为这代表着亚元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得到顺利推进。

如今,由于欧洲主权债务危机引发的欧元狂贬及经济恐慌,暴露出欧盟内部经济社会结构的深层次矛盾,以及欧元体系的设计弊端和潜在风险,这对于被热议的亚洲统一货币构想来说,造成了沉重打击。

希腊债务危机爆发,显示了原有财政约束机制的失败;危机蔓延,暴露出欧元区各种协调机制的缺陷。有专家认为亚洲的情况比欧洲更复杂,各国各地区的发展模式、发展水平和理念千差万别,人均GDP从几百、几千到几万美元不等。如果说欧洲内部经济周期还不能同步,那么把日本、韩国与缅甸、柬埔寨、老挝统一在一个货币区内,其结果可想而知。

何世红坚持认为,亚元的目标尽管还很遥远,但亚洲区域内金融合作正在进一步加强,随着金融市场一体化以及监控指标的逐步建立,亚元的出现还是有可能的。

 
(文/小编)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为小编原创作品,作者: 小编。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https://www.at78.cn/news/582F5CB1610970E62AE6AF.html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webmaster@at78.cn。
0相关评论
 

Copyright© 2009-2016 企发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20200229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