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维码
企发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经济评论 » 正文

今年CPI涨幅可能超过3%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0-06-09 18:43:10    浏览次数:54    评论:0
导读

金融蓝皮书指出,今年我国CPI增长率有可能超过3%,但这并非通货膨胀,不可能通过实行从紧

金融蓝皮书指出,今年我国CPI增长率有可能超过3%,但这并非通货膨胀,不可能通过实行从紧的货币政策予以预防和消解。

蓝皮书认为,今年中国将继续调整价格长期过低的资源类产品价格,其中包括水、电、燃气和交通等,这将促使CPI增长率上行。另外,受南方旱灾、北方转暖时间推迟的影响,农产品今年可能出现一定程度和一定范围的供不应求,从而促使价格上行,而农产品价格上涨也是推动CPI走高的重要因素。

数据显示,4月份,我国CPI涨幅为2.8%,其中农副产品价格上涨贡献了1.1个百分点,虽然5月份的经济运行数据还没有公布,但是业界普遍预测,5月份CPI将稍高于4月份水平。

但蓝皮书强调,中国当前的CPI上行只是农产品、资源类产品的价格调整所引致的,并非通胀,不能简单采取从紧的货币政策。

CPI上半年的不断上行也使一些人认为应当收紧货币政策,但蓝皮书认为,如果面对的是通货膨胀,应选择的是从紧的货币政策,以收紧银根,减少流通中的货币数量,促使普遍上涨的物价回落,但今年中国CPI上行并不是通货膨胀,只是农产品、资源类产品的价格调整所引致的CPI增长率上行,就不能简单采取从紧的货币政策。“要正确分析CPI上行的成因。”蓝皮书编者强调。

蓝皮书指出,如果仅仅因为部分产品价格上涨就开出“货币政策从紧”的药方,反而有可能引致一系列负面效应发生。由于货币政策是总量政策,一旦从紧,会导致众多工商企业资金紧缺,进而影响经济回升的基础夯实。从民生的角度上看,农产品、资源类产品价格上行会对低收入和低保群体的生活产生较大的影响,而解决这一问题的方法往往是出台财政补贴等政策,但如果将价格回落寄希望于实行从紧的货币政策,就可能忽视财政政策的及时出台,给这些群体的正常生活带来困难,给社会生活增加不和谐因素。

事实上,在5月初一度加强的加息预期,也随着农产品价格回落、CPI上行压力减小而有所减弱。截至上周五,25家中外机构对5月份CPI涨幅预测的均值为3.1%,尽管由于基数低的原因同比增幅仍有所加大,但环比上很可能出现回落。包括中国银行行长李礼辉在内的众多业内人士均认为,央行可能会放缓提高利率。

 
(文/小编)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为小编原创作品,作者: 小编。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https://www.at78.cn/news/58428262511611BCA462D6.html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webmaster@at78.cn。
0相关评论
 

Copyright© 2009-2016 企发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20200229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