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住花园一村的黄大姐,近日去银行办理业务时,本打算将一笔到期的存款直接转存为3年期的定期,但银行工作人员极力建议她将这笔钱购买成一款保险产品,并承诺高收益、赠送保险保障。她左思右量,拿不定主意。
是什么撩动了储户的投保欲望?银行代理的保险产品真的比存款更好吗?
陷阱一:预期收益高于定期存款利息?靠不住
现在,各个银行网点大厅内都设有咨询席。当得知客户要存入几千或上万元定期存款时,工作人员除了解答疑问外,大多会建议客户购买一些理财产品。有的会以存款“赠送”保障的名义,诱惑客户购买各类保险产品,并强调购买这类保险产品类似于存款,不仅可获得高于定期存款的收益,还能得到保险保障。
业内人士提醒,在银行购买理财产品时,首先要了解清楚产品主体。银保产品的提供者是保险公司而不是银行,银行只是销售该产品的中介渠道。产品的责任由保险公司承担,银行则作为中介进行销售,对产品的收益回报并不负责。
因此,如果银行工作人员向您推荐保险产品,说该款产品会有高于同期定期存款的利息收益,您可要三思了。
早在2006年,中国保险行业协会就下发了 《银行、邮政代理保险业务自律公约》,要求工作人员在推荐保险产品时不得承诺收益或夸大收益,而且还需要向投保人说明期间可能收取的手续费或退保费用等。
很多代理人在向投资者介绍投资连结保险时,往往避重就轻,只谈回报不谈手续费的收取,而手续费的不同收取方式,直接影响投资者账户的价值。
理财专家提醒市民,在市场情况较好时,投资型保险每年收益可能高于当期存款,但同时也要承担市场下跌所带来的损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