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维码
企发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社会透视 » 正文

乳品安全新国标更宽容?更严厉?——对乳业品牌的影响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0-07-21 10:34:56    浏览次数:182    评论:0
导读

    热的七月,同样火热的是,围绕着乳品安全新国家标准究竟是更宽容还是更严厉?争议

    热的七月,同样火热的是,围绕着乳品安全新国家标准究竟是更宽容还是更严厉?争议纷纷。

    1998年“三聚氰胺”事件后,卫生部牵头会同各相关部门,利用一年多时间,对以往的160多项乳品标准进行了清理整合完善,统一为66项乳品安全国家标准,其中包括乳品产品标准(包括生乳、婴儿配方食品、乳制品等)15项、生产规范标准2项和检验方法标准49项。

    以上系列安全国家标准(简称新国标),3月26日由卫生部批准公布,其中的生乳新国标受到了业内的争论。“乳品新国标,一夜倒退25年”的新闻遍布各大小媒体。

    “在生乳标准中,乳蛋白含量从1986年的每100克生乳蛋白质含量不低于2.95%降到了2.8%,菌落总数则从2003年的每毫升50万调至200万,报道称,均为历史新低。”这些报道引发了人们对食品安全,特别是对奶制品品质下降的担忧。

    笔者(罗建幸)认为,所有这些报道或故意或无意偷换了概念。生乳与乳品,一字之差,所指大不一样!生乳标准倒退,并不意味着乳制品质量的倒退。

    生乳是从符合国家有关要求的健康奶畜乳房中挤出的常乳,未经加工不能食用,根本不是我们日常所食用的乳品。乳品,我们普通消费者的认知,就是纯牛奶,酸牛奶,奶粉等这些基于生乳为原料的深加工产品。

    以上标准,从乳业产业链角度出发,制订的合情合理:生乳标准放宽,常规乳制品(纯牛奶/酸牛奶等)标准一如既往,特殊乳制品--婴儿配方食品(核心就是婴儿奶粉)的标准更加严厉。我们大可不必担心奶制品质量降低。

    生乳蛋白质和菌落总数标准的降低,真正的是吻合“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国情,相关部门的解释比较到位:优质饲草饲喂率低,主产区奶牛泌乳高峰期蛋白质含量低,实际生乳蛋白质平均含量2.84克/100克的客观事实,规模化养殖水平低很难降低对生乳菌落总数的要求。从传统畜牧业到现代养殖业,从散养化到规模化,这是一个渐进的过程,我们不可能一蹴而就。如果我们忽略中国国情,一味套用过去的/西方的标准,最终伤害的中国畜牧养殖业,最终还可能逼良为娼,再次类似“三聚氰胺”这样的事件。

    降低生乳标准,基于国情对养殖从业者的宽容,但并不意味着对中国乳业加工生产企业的宽容!我们日常饮用的液态奶标准,与以往的要求一样,没有倒退。

    事实上,消费者最为关注的婴儿奶粉的生产新标准,不仅比过去严厉许多,一些指标甚至比欧美国家的标准还要严厉!这,对婴儿奶粉相关企业的品质管理和批量生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比如首次规定婴儿配方食品(主要是婴儿奶粉)不得使用非脱盐乳清粉、氢化油脂、谷蛋白以及经辐照处理过的原辅材料等;对主要污染物铅的限量指标由原来的不超过0.5毫克/公斤,修改为不超过0.15毫克/公斤。对微生物限量指标最为严厉,其中极为重要的卫生指标:菌落总数,原来标准每检测单位限量三万个,新标准限量一万个,简单推算,新标准比老标准严厉三倍!

    2011年4月,婴儿配方食品标准正式实施,那时,市场上的根据新标准生产的婴儿奶粉,一定比现在的奶粉品质更高,更安全更卫生。

   

 
(文/小编)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为小编原创作品,作者: 小编。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https://www.at78.cn/news/589D88E5316780D3C0CA77.html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webmaster@at78.cn。
0相关评论
 

Copyright© 2009-2016 企发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20200229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