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维码
企发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投资致富 » 正文

艺术品市场中国喊热 欧美叫冷:国内市场有水分?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0-07-26 14:49:57    浏览次数:194    评论:0
导读

  今年以来,中国艺术品拍卖火爆,欧美市场却是“寒风瑟瑟”。这是记者昨日从AMRC艺术市场分析研究中心提

  今年以来,中国艺术品拍卖火爆,欧美市场却是“寒风瑟瑟”。这是记者昨日从AMRC艺术市场分析研究中心提供的全球艺术品市场对比监测报告获得的消息。

      中国:怎一个“热”字了得

  

  7月3日至6日西泠印社举办了2010年春季拍卖会,这次春拍创造了西泠拍卖历届以来的最好成绩。18个专场,2849件拍品,共创下了6.52亿元的成交额,其中三件作品价格超过千万元,154件作品价格超过百万元。

  不仅西泠印社,今年春拍香港苏富比、香港佳士得、中国嘉德、北京保利、北京匡时、北京翰海等6家拍卖公司的“成绩单”同样抢眼,拍卖屡屡创出纪录,6家公司中国书画成交总额达到60.13亿元。

     欧美:成绩“惨不忍睹”

  

  与中国艺术品市场的酷热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欧美艺术品市场可以说是冷风阵阵。最近,备受瞩目的伦敦夏季拍卖会已经结束,作为拍卖业的两大巨头,佳士得和苏富比虽然在拍卖中也偶有亮点,但从整场来看,成绩并不突出,相对偏高的作品流拍率与相对偏低的总成交额令人尴尬。

  这还不是最糟糕的。菲利普斯拍卖行也在同期举行了当代艺术拍卖夜场,拍卖结果甚至可用“惨不忍睹”形容。此次拍卖会的总成交额只有396.345万英镑,没有达到拍卖之前607.5万英镑至857.5万英镑的预估价。全场45件拍品只售出24件,流拍率按项目计算达47%。

     专家:中国市场水分待挤

  

  AMRC艺术市场分析研究中心资深分析师马学东在接受深圳商报记者采访时认为,欧美和中国艺术品市场虽然不太具备可比性,但两者所处的经济环境决定了这种差别。

  他说,金融危机爆发后,中国经济在2009年出现短暂下跌后,很快复苏。中国藏家购买力旺盛,价格也越拍越高。欧美市场对于宏观经济未来走势的担心则成为制约今年下半年艺术品市场发展的重要因素。

  对于中国的艺术品热,马学东认为,中国的买家心态越来越成熟,不过,“艺术品市场存在水分是肯定的,这需要有关部门完善拍卖机制将水分挤出来。”马学东说。

  对于存在水分的艺术品市场,马学东提醒,投资者进入艺术品市场要非常谨慎,起码对相关艺术家要有充分了解。投资艺术品不是一个短期行为,首先应是出于爱好,应把其当做一项长期事业来做,千万别像时下一些游资炒艺术品那样,上半年买下半年卖,今天买明天卖,这样太危险。
 
(文/小编)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为小编原创作品,作者: 小编。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https://www.at78.cn/news/589FF522E186892ED84A54.html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webmaster@at78.cn。
0相关评论
 

Copyright© 2009-2016 企发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20200229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