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此次佳能的回应为例,不少企业对环境的管理仅仅停留在一级供应商,佳能公司称,“我们对是否满足我司的标准进行了评价,没有发现不符合标准的供应商。”
而众环保组织认为,鉴于IT产业大量依赖外包生产,其对自身的环境管理仅放在一级供应商是不够的,有必要将环境管理沿供应链延伸。
环境管理应加强
马军说,“在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中,中国承担了世界工厂的角色,包括IT在内的很多产品,都是在中国生产的——包括新近流行的iPhone。所以对我们来讲,控制生产过程中的污染排放有着非常重大的意义。”
以沃尔玛等国际服装卖场曾经的主要供货商之一、东莞福安纺织印染有限公司为例,这家公司就曾存在严重的污染问题,据2006年6月广东省环保局披露的信息,这家企业每天偷排高浓度印染废水2万多吨。
通过34家环保组织的此番调研工作,人们看到一直被认为是绿色环保的IT企业,也可能变成污染大户。此次被环保组织、公众以及消费者“围剿”的29家IT品牌巨头中,一些品牌对其自身供应链条环境管理的漠视,也可见一斑。
如何让供应链的一抹绿色出现盎然生机并持续下去?“首先要确保供应商企业达标排放,能够遵守环保法规,至少不用那些造成环境污染的企业作为供应商;在这个基础上,通过企业信息公开,来推动实现节能减排方面的持续改进。”马军说。
亦有专家表示,绿色供应链的建立,企业必须要在经营上加入绿色成本的考虑因素,同时致力于推动绿色供应链人才培养。每经实习记者李泽民发自北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