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维码
企发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家居 » 正文

记者调查:有标准缺监管 家具卖场“标签”混乱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1-11-03 09:51:14    浏览次数:89    评论:0

■ 案例

偷换概念

记者走访了多家家具建材集散市场,发现很多企业不仅存在标签混乱的现象,更有偷换概念、引发歧义的问题。在十里河家具建材集散市场内,记者在某实木家具店内看到,一款酒柜的价钱上写着材质为一级榆木,全实木家具,该店销售人员表示产品为100%全实木家具。但记者发现该酒柜的侧板、抽屉的颜色和木材纹样与表面明显不同,销售人员随后改口解释说这款酒柜是板木结合,由80%的实木、20%的板式制造。据记者了解,按照国家标准规定,这样的家具可以称为实木家具,但不是“全实木家具”。

■ 规则死角

1、有标准不执行

即使规范的标签标准早已制定,但经过近十年的时间,家具市场标签依然不规范。综合来看,除了与产品材质概念繁多、称谓混乱有关外,执行力度不强也是原因之一。

由于大部分导购员对实木家具的概念并不清晰,而且多数企业和导购员为了迎合消费者心理,故意混淆概念。实木家具、红木家具的种类繁多,相关的鉴定方法和规章制度并未跟上,因此落实在标签上时存在诸多问题,也导致了许多企业在填写标签时鱼目混珠。

2、监管有限

标签监管方面,相关协会认为应是技术监督部门负责,企业则表示工商部门在进行相关抽查。

目前,北京市工商局主要负责标签规范的检查工作,但由于家具市场大,卖场遍布,企业众多,家具种类繁多,增加了检查的难度,工商部门主要以抽查为主,这使得监管的力度和深度都受到了局限。

许多家居建材集散市场没有起到监管作用,对厂家不规范的标签熟视无睹,也助长了一些厂家不按规定办事的行为。品牌卖场虽然起到了严格把关和监管的作用,但由于各自的要求不同,也导致标签信息不统一,工商部门在抽检时也缺乏协调管理。

3、消费者信息缺乏

企业同样会利用消费者认知较少,获得的信息不全面的弱势,来伪装标签。如销售员宣称家具是用“印度圣树”菩提木、意大利卡布里提小镇上独产的“白杨荆棘根”制造的,实际上所谓“菩提木”不过是以凝固的胶状物黏结而成的普通木头,而“白杨荆棘根”只是一种高分子树脂材料。而许多消费者并不了解相关信息,对红木、实木,乃至板式家具都没有清晰的概念,对相关的国家标准也不甚了解。

 
关键词: 行业 家具 混乱
(文/小编)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为小编原创作品,作者: 小编。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https://www.at78.cn/news/58A5B3FB9308893AC99B1D.html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webmaster@at78.cn。
0相关评论
 

Copyright© 2009-2016 企发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20200229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