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0月12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主持召开了国务院常务会议,主要针对当前中小企业的困境做出了政策上的支持,这次会议确定了通过金融和财税两方面的强力措施来“挽救”中小企业。那么,在几乎全线崩溃的情况下,金融和财税真的能够阻挡行业的下行么?笔者期望中小五金企业也能够借着这股东风,乘势而行,突出重围,赢得生机。
金融支持
在银行方面,主要确定了三面的措施;第一,加大对中小企业的信贷支持;第二,清理纠正金融服务不合理收费;第三,拓宽中小企业的融资渠道;第四,细化对中小企业金融服务的差异化监管政策;第五,促进小金融机构的改革与发展;第六,在规范管理、防范风险的基础上促进民间借贷健康发展。
无论银行的这一些列政策是否能在这场危机中真正发挥作用,但至少它拿出了自己的“救市”态度。由温州老板跑路揭开的中小五金企业的一系列困难,毕竟不仅仅是一个企业的问题,而是一个行业的问题,它所需要的是一个强有力的金融机构的支持,就看后续效果如何了。
财税支持
对中小企业的征税减半延至2015年,此消息一出,便让很多中小五金企业主肩上的担子一轻,国家的支持才是企业持续发展的保证。随后,国家陆续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主要包括:第一,加大对小型微型企业税收扶持力度;第二,支持金融机构加强对小型微型企业的金融服务;第三,扩大中小企业专项资金规模,更多运用间接方式扶持小型微型企业。
国家很重视中小五金企业的发展,就像一个国家有领导也有平民,如果说大企业是领导,中小企业就是平民百姓了,而大企业的发展离不开小企业的支持。国家的“双管齐下”的政策,也是最有说服力的证明,至于这些“暖市”政策真的能融化行业发展“寒冰”,笔者认为突围而出是一件值得期待的事情,春天也许就在不远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