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商机网】讯:9月23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在其网站发布了《“十二五”中小企业成长规划》(以下简称《规划》),这是中国第一个关于中小企业发展的国家级专项规划,具有深远的战略意义。《规划》总结了“十一五”时期实施中小企业成长工程的基本情况,分析了未来5年中小企业发展面临的国内外环境,提出了“十二五”时期促进中小企业成长的总体思路、发展目标、主要任务和重要措施。
目前,在我国印刷行业的构成中,中小企业占绝大多数,而且行业整体素质参差不齐,既有最现代化的企业,也有比较落后的小作坊企业。该《规划》的出台将对中小印刷企业未来的发展产生怎样的影响?9月24日,笔者就此采访了业内专家,专家们表示,《规划》将对我国中小印刷企业的健康发展有着现实的战略指导意义,中小印刷企业成长空间很大,但是信息化水平和管理水平亟待提升。
■关于技术创新
看点提示
技术创新能力明显增强,是“十二五”时期中小企业成长的预期目标之一。《规划》明确提出,中小企业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支出占主营业务收入比重不断提高,形成一批具有创新能力、知识产权创造优势和知名品牌的创新型中小企业。实现中小企业成长从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的转变。形成有利于创新的体制和机制,营造有利于创新的社会氛围和文化。促进产学研结合,加快科技成果向中小企业转移。
创新是企业的灵魂,也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动力。“对于我们中小印刷企业来说,怎样提高企业的创新能力,提高产、学、研的水平,《规划》就这方面有明确要求,这对印刷行业很有指导意义。”许锦枫说。他表示,目前我国中低档印刷产能过剩,高档印刷产能不多,特别是对科技的攻关,科技的自主创新能力等方面,中小印刷企业还很薄弱,因此在“十二五”期间,组织行业的力量,开展产、学、研、用,并将此结合起来,建设产业化基地,提高产业水平,是行业协会要做的重要工作。
潘晓东认为,提高中小印刷企业在研究与实验发展经费支出比重是很难的。首先在技术创新和研发上,企业在观念上就重视不够。其次,印刷企业本身规模小、利润低,因此自有资金投入研发就不够。再次,中小印刷企业缺乏技术创新人才。从这三点来看,有的印刷企业在这方面就做得很累。但是有的企业就能够做到,比如有海外留学背景的人,在新观念、新技术方面有很强的接受力,他会有钻研和创新精神。然而这种人在行业里比较少。
中小印刷企业创新精神不够、重视程度不够的另外一个重要原因,潘晓东认为,就是企业的心态。他说:“目前,国内的中小印刷企业有一种急功近利的心态,总想迫不及待地把能够抓到的利润先抓到,在这样一个大环境背景下,企业很难做到用平和的心态去创新。”
■关于就业优先
看点提示
众所周知,中小企业在提供就业岗位,维护社会安定、稳定发展方面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十一五”时期中小企业新增城镇就业岗位4400万个以上。中小企业提供80%以上的城镇就业岗位,成为农村富余劳动力、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再就业和高校毕业生就业的主渠道。因此,在《规划》提出的“十二五”时期促进中小企业成长的基本原则里,将“坚持就业优先”列为第一原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