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维码
企发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投资致富 » 正文

疯狂"黄龙玉"水土不服 稀缺资源不一定值钱(图)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0-08-22 12:19:32    浏览次数:6624    评论:0
导读

  资料图片嘉 宾赵先生 资深玉石买家,在云南保山有“老缅”之称  于 明 北京玉学玉文化研究中心副主任

  
资料图片嘉 宾
    赵先生 资深玉石买家,在云南保山有“老缅”之称

  于 明 北京玉学玉文化研究中心副主任

  邓治刚 河南嘉德本纪总经理

  魏先生 黄龙玉投机商

  张先生 哈尔滨某典当行经理

  余少波 云南黄龙玉开发公司副总经理

  项贤彪 广东地质局检测中心主任

  不知是因股市不景气,还是因楼市被打压,今年以来,各路游资甚为活跃,先是“蒜你狠”,接着“豆你玩”,炒风过处,无不屡创“天价”。最近,这股炒风又盯上了玉石。“几年前几十块钱能买一卡车,现在一公斤就要几万块钱。一个三轮车夫,用300块钱起家,仅仅五年的时间,就成了千万富翁。”近乎疯狂的财富神话背后究竟隐藏何种玄机?本期会客厅的话题将为之展开———

  谁在炒?福建游资国内外通吃

  Q:如此疯狂的炒作,既需要概念的支撑更需要资金的支持,“黄龙玉”现象的幕后推手到底是谁?谁在炒作“疯狂的石头”?

  赵先生:据我所知,为黄龙玉正名的福建木材帮,属于“外来的资金”。所谓福建的木材帮是指原来在云南腾冲经营木材雕刻的福建人,现在这批人大都已专做玉石。此外,龙陵包括云南当地的“富二代”也是参与炒作的重要力量。

  魏先生:不仅在国内,在著名的翡翠产地缅甸也是一样。往年,广东玉商在缅甸翡翠原石竞标中,常呼风唤雨。但在2010年3月的一次缅甸翡翠原石竞标大会上,福建民间游资就占了上风。广州大玉商周建看中一块估计可产出1200万元至1500万元的翡翠原石,他出1200多万元的高价,结果中标的是一帮首次进场的福建“新人”,他们由一群矿老板、药老板和房地产老板组成,中标价达2000多万元。

  为什么会是“黄龙玉”

  Q:单从资本的逐利性来看,似乎炒和田玉或是翡翠更容易为世人所接受,为什么这些炒家要选择“黄龙玉”?

  赵先生:云南保山尤其是腾冲县,一直是全国乃至世界翡翠集散地之一。但翡翠生意做熟不做生,除了钱,买卖双方更看重多年的交情。这导致游资不管多有钱,都无法深入涉足翡翠圈。黄龙玉这一新玉种给了游资机会,他们疯狂炒作,制造概念,以实现在翡翠上的多年夙愿。此外,想要炒翡翠需要多年的经验。经验以及高门槛,对于有些钱但没经验的富二代来说,炒翡翠风险太大、难度太大。黄龙玉不但资金门槛低,而且没那么多细分,加上资源有限具备了炒作的先决要素,因此吸引了大量的富二代。
 
(文/小编)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为小编原创作品,作者: 小编。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https://www.at78.cn/news/5933349C1210887445B635.html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webmaster@at78.cn。
0相关评论
 

Copyright© 2009-2016 企发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20200229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