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5月20日夜里,唐桂宏和同事们同往常一样,在广昆高速公路百罗路段进行流动查缉。查缉工作一直到次日凌晨,直到天都亮了,也没有发现什么异常情况,大家都有些疲倦,正打算找个地方吃早点,这时,迎面驶来的一辆小汽车,立即让疲惫的侦查员们来了精神。
唐桂宏告诉记者,之所以那辆小汽车引起侦查员的注意,一是此车无牌照,二是此车发现前方有警车,就立即掉头朝相反方向狂奔,还强行冲越检查站的关卡,无视警方的鸣枪示警,疯狂逃窜。
就像街头上演警匪片一样,警车拉响警笛追了上去。追了大约5公里,侦查员开枪击破小汽车轮胎,车上的两名犯罪嫌疑人弃车翻越公路护栏,沿公路下的河沿狂奔……“结果当然是我们把两个犯罪嫌疑人抓获了,并在他们驾驶的小汽车的后备箱里,查获毒品麻古9.5公斤。”
在同其他警官聊天中,记者才知道,唐桂宏轻描淡写讲述的这个案子,竟是百色市近十年来破获的单起案件中缴毒量最大的一宗。
而被唐桂宏称作复杂的“经典案子”,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7·12”特大系列团伙贩毒案。2009年10月18日开庭审理的“7·12”大案,查获海洛因15.199千克,共有16名毒贩获刑,其中被判处死刑6人,死刑缓期执行5人,无期徒刑4人,还有1人被判处15年有期徒刑。唐桂宏向记者表示,这是一个典型的境外跨越滇黔桂三省的跨境贩毒案件,犯罪团伙成员多,贩毒网络错综复杂,“此案的侦破,有力打击了贩毒分子的嚣张气焰。”
广西壮族自治区公安厅禁毒总队副总队长徐志高向记者表示,针对“金三角”毒品常选择广西过境进入中国内地,边境毒品犯罪活动日益猖獗的严峻形势,广西警方根据中越边境特点,通过遏制毒品来源、遏制毒品危害,先后在中越陆地边境的崇左、百色、防城港市以及所属11个边境县市开展了多次打击毒品犯罪专项行动。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仅百色市,今年共破获毒品犯罪案件65起,其中重特大案件27起,抓获犯罪嫌疑人94人,缴获毒品海洛因6018.32克。
国际毒贩淘金中国
“家族式”贩毒明显增多
“毒贩子携毒的手段和方法可谓千奇百怪、五花八门,越来越隐秘,也越来越有科技含量。”6月11日,广西凭祥公安边防大队警官徐振宇向记者表示,“犯罪分子经常采用人体携毒、鞋跟、箱包夹层、汽车轮胎、集装箱、邮局和航空邮寄、水果中藏毒等方法。有一次,我们在一张波斯地毯中发现,一根很细很长的塑料管不易察觉地和织物一起被编织在地毯中,塑料管中装着总重量15千克的海洛因。”
五花八门的携毒方式难不倒缉毒警察,但是一些涉毒犯罪的新特点却让干警们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第一个新特点是家族、同乡犯罪明显增多。在云南、广西等边境地区的一些农村,有些贩毒人员是‘家族式’的,一个人涉毒,往往把家里人都带到了深渊,父亲带儿子,丈夫带老婆,全家齐上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