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实施绿色印刷工作主要通过什么途径?
印刷发行管理司:实施绿色印刷工作的重要途径是在印刷行业开展绿色印刷环境标志产品认证(以下简称绿色印刷认证)。绿色印刷认证按照“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进行,在自愿的原则下,鼓励具备条件的印刷企业申请绿色印刷认证。国家对获得绿色印刷认证的企业给予项目发展资金、产业政策和管理措施等的扶持和倾斜。
3个阶段各有侧重
问:“十二五”期间,实施绿色印刷的工作如何安排?
印刷发行管理司:实施绿色印刷分以下3个阶段进行。
一是启动试点阶段。2011年,在印刷全行业动员和部署实施绿色印刷工作。各地要深入学习和宣传国家环境保护标准《环境标志产品技术要求印刷第一部分:平版印刷》;有条件的地区和企业要针对青少年儿童紧密接触的印刷品特别是在中小学教科书上率先进行绿色印刷试点;鼓励骨干印刷企业积极申请绿色印刷认证。
二是深化拓展阶段。2012年-2013年,在印刷全行业构筑绿色印刷框架。陆续制定和发布相关绿色印刷标准,逐步在票据票证、食品药品包装等领域推广绿色印刷;建立绿色印刷示范企业,出台绿色印刷的相关扶持政策;基本实现中小学教科书绿色印刷全覆盖,加快推进绿色印刷政府采购。
三是全面推进阶段。2014年-2015年,在印刷全行业建立绿色印刷体系。完善绿色印刷标准;绿色印刷基本覆盖印刷产品类别,力争使绿色印刷企业数量占到我国印刷企业总数的30%;淘汰一批落后的印刷工艺、技术和产能,促进印刷行业实现节能减排,引导我国印刷产业加快转型和升级。
4项措施保驾护航
问:要实现上述目标,两部门有什么具体的配套保障措施?
印刷发行管理司:一是宣传引导。新闻出版总署和环境保护部决定每年11月第一周为“绿色印刷宣传周”。各地要结合自身实际,大力宣传我国实施绿色印刷战略、推进绿色印刷的措施和成效,开展多种形式的宣传教育活动,普及绿色印刷知识,提高全社会的绿色印刷意识。引导印刷企业及印刷设备、原辅材料生产企业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大力推动节能环保体系建设。统筹协调组织好“绿色印刷在中国”等系列活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