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维码
企发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宏观经济 » 正文

发改委:多项措施控制价格波动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0-08-10 19:43:26    浏览次数:130    评论:0
导读

  证券时报记者 周 宇  本报讯国家发改委日前召开的全国

  证券时报记者 周 宇

  本报讯国家发改委日前召开的全国价格综合工作会议认为,当前我国价格运行基本稳定,下半年有利于物价稳定的因素较多,实现全年价格总水平涨幅3%预期调控目标的基础进一步巩固。

  会议指出,各地要高度重视在价格总水平基本稳定情况下,可能发生的部分地区、个别产品、敏感时段的价格异常波动;高度重视近期全国多个地区出现严重洪涝灾害对生活必需品供应和价格的影响,合理把握价格改革的时机和力度,综合运用多种手段,合理引导市场预期,为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创造有利的价格环境。

  会议要求,各级价格主管部门要抓紧制定工作预案,加强对市场价格变动规律、特点的研究,加快建设价格实时监测预警体系,及时发现价格异常波动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一旦发生价格异常波动,能够针对引发价格异常波动的原因、波动幅度和影响后果,迅速采取舆论引导、扶持生产、促进流通、储备吞吐、提醒告诫、监督检查以及必要的价格干预措施等手段,将价格异常波动控制在萌芽状态。

  国家统计局将于本周公布7月份CPI等宏观数据。此前,不少学者预测7月份CPI涨幅将超越3%的心理防线,部分原因是洪灾推动食品价格上升。发改委此次会议特意提到,要高度重视近期严重洪涝灾害对价格的影响。

  不过,机构普遍认为,洪灾对物价的影响是短期的,而且基本可控。洪灾等短期因素对全年通胀走势料不会构成实质影响,未来随着翘尾因素减弱,下半年物价上涨压力有望逐步减轻。

  中金公司最新报告指出,洪灾近期推动全国粮食、蔬菜价格上涨,但是预计不会对通胀带来长期明显压力,因为7月份以来南方洪涝灾害损失各项指标与2000年以来同期相比均偏多,但是当前灾情与1998年相比从降雨量、水位以及堤防状态来看要好很多。

  平安证券认为,7月份通胀水平超过3%是大概率事件,但持续性不足。根据测算,在目前水灾影响范围扩大,食品价格上行的情况下,7月份CPI涨幅可能达到3.5%左右;但翘尾因素减弱,CPI持续上涨缺乏动力,新涨价因素可控。

  高盛高华证券表示,随着洪灾逐渐退却,蔬菜价格已经开始在7月份最后一周回落,预计CPI环比和同比增速将在未来几个月内下降。洪灾推动CPI上升应该只是暂时现象。

 
(文/小编)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为小编原创作品,作者: 小编。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https://www.at78.cn/news/599AF564F199432C7DBC85.html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webmaster@at78.cn。
0相关评论
 

Copyright© 2009-2016 企发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20200229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