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我国金融行业从业人员资格认证体系的日臻完善,日前,有消息显示,我国相关金融监管部门将加大对金融行业从业人员的监管,正积极酝酿新政,将从业资格认证作为是否可以在金融行业从业的先决条件。考虑到我国金融行业从业人员巨大的基数和规模,这一政策将有一段时间的过渡期,但这也不排除强势政策的出台将意味着许多未获得从业资格认证的从业人员未来或将面临淘汰。
金融行业从业资格认证是被国际公认并广泛应用于规范金融行业发展,提高金融行业从业人员素质和职业操守,加强行业监管,规避金融风险的重要举措。与欧美等国相比,我国的金融行业从业资格认证体系起步较晚,但发展迅猛,目前已形成了包括银行从业人员资格认证、证券从业人员资格认证、期货从业人员资格认证以及涵盖基金销售、保险理赔、金融理财等金融行业各个岗位的比较完善的从业资格认证体系。以银行从业人员资格认证考试为例,该考试自2006年首次试点实施以来,考试规模已从最初的5000余科次、11个城市,发展到2010年上半年的超过50万科次、153个城市。统计显示,我国目前300万银行业从业人员大部分已通过了银行从业人员资格考试并获得了相应科目的从业资格证书,这也为银行业实施“持证上岗”奠定了基础。同样,证券从业人员资格认证考试、期货从业人员资格认证考试、基金销售人员从业资格考试近年来也呈现出了倍增的态势。2010年的统计数据显示,几项考试的考试规模和参考人数同比都有5成左右的大幅增长,这一方面反映出监管机构、金融机构和用人企业对于从业资格的要求越来越严格和迫切,另一方面也体现出金融从业人员面临来自行业内和就业市场上巨大的从业竞争。
可以看到,金融监管部门对金融行业这一关乎国民经济的特殊行业的精确考量和精准把握,推动了从业资格认证这一金融从业人员基本规范和标准的建立。从某种意义上说,金融行业从业员素质和能力决定了金融行业是否能够健康、安全、可持续的发展,可以预期金融行业目前出现的“考证热潮”还将持续较长的一段时间。
根据了解,上半年各大金融从业人员资格认证考试已基本结束,下半年还将有证券从业人员资格认证考试、银行业人员资格认证考试、期货从业人员资格认证考试、基金销售从业人员资格认证考试等,目前各项考试的报名工作已陆续开始,考生可登陆主办方的官方网站报名或查询相关信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