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维码
企发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投资致富 » 正文

白酒收藏:喝也文化 藏也文化 鉴定老酒要有经验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0-06-07 19:29:04    浏览次数:142    评论:0
      不得不说的包装

  

  要想使老酒长期完好地保存下来,需要很多方面的因素。比如酒精度数、贮存环境,温度、湿度、运输、包装等。其中包装是长期保存的关键。

  民国以前,中国的酒厂多为私营的作坊式,酒的容器大多为陶制的酒坛,由于产量不大,销售以散酒为主,大多供应本地市常成品酒以陶罐、陶瓶为主,也有瓷瓶,玻璃瓶的则很少。陶瓶、陶罐储存酒时间长了一定会有渗漏,不易长期保存,加之我国地大交通不便,异地存酒是很困难的。所以至今保存100年以上或者60年以上的陈年酒绝大多数是散装酒,均来自酒厂的酒窖。

  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后,国家对酒类产品实行专卖制度,成立了中国专卖事业总公司,各地建有分公司,统一管理私营、公私合营、国营的各类酒厂的销售。1953年国家第一个五年计划明确规定:酒精和国家名酒为计划供应之商品,由总公司掌握,统一分配。既然要“统一分配”,就需要“统一包装”,玻璃瓶便应运而生。

  即使现在,分装酒类的容器性价比最好的也是玻璃瓶,世界上大多名酒至今沿用最广泛的也是玻璃瓶。名酒中可查到的汾酒玻璃瓶使用得最早,泸州老窖也很早就采用了玻璃瓶,茅台一直沿用当地产的上过釉的土陶瓷瓶,1966年以后才使用乳白玻璃瓶至今。

  为满足人民大众的需要,国家财政税收、出口创汇的需要“统一管理“统一生产“统一包装“统一分配”出来的新中国酒业,使得中国古老的酿酒技术绽放了光彩,成就了后来的“八大名酒”“十七大名酒”,也为我们今天的国酒收藏夯实了基矗

  再说说封口

  

  即使采用了玻璃瓶装酒,解决了瓶体的渗漏问题,大多数瓶装酒依然没能保存下来。

  那年头的瓶装酒,经常遇到放在家里没几年酒就“不翼而飞”的情况,主要原因就是封口不过关。那时候瓶装酒的封口,主要是油纸、软木塞外封塑料包皮,或者铁盖,或铁盖外包塑料皮。后来,又有使用螺旋塑料盖、螺旋金属盖或塑料盖再包皮封口。

  这些封口方式以及封口制作工艺,即使在特意保存的情况下也不能保证瓶装酒不发生挥发、渗漏等现象,也就无法使多数瓶装酒长期保存。

  但还是有较多数量瓶装酒完好地保存至今,有些甚至“一滴未洒”。灌装时“碰巧”瓶口和封口咬合得很“准确”,又“碰巧”遇到了适当的保存环境,一瓶酒被完美保存下来是极有可能的。但是,与其当年的销售量相比,与多年的消耗量相比,加之经过了动荡的年代,被完整保存下来的老酒几乎是“百里存一”甚至“千中存一”。所以,白酒收藏,酒满品好的才有最高收藏价值。

      鉴定老酒要有足够的经验

  

  中国的假货向来屡禁不止,酒类也是一样。制造贩卖假酒一直是危害企业利益,甚至公民健康安全的大事,这也给收藏老酒带来了麻烦。

  鉴定老酒的真伪,开瓶品尝,甚至化验成分自然可以得出结论。这样一来,一瓶酒的收藏价值也就没了。不开瓶,辨真伪,是鉴定收藏老酒必须具备的功夫。

  鉴定老酒需要的是足够的经验,要对各种酒的商标史、包装史了如指掌。

  以茅台酒为例,要知道从1950年起,几十年来共使用了多少种商标,哪些用于出口哪些用于内销,用的是什么材质的纸张、什么油墨印刷的;要知道这些商标分别使用于哪些具体年份;再细一些,不同的年份,茅台酒的商标的图案、尺寸都是不同的,哪怕是微小的不同也需要熟练掌握。在包装上,共使用过多少种瓶子,瓶子的大小尺寸和材质也有不同;还有酒标和背贴,不同年份上的文字、尺寸也有不同。更重要的是瓶口,如果是旧瓶装新酒,瓶盖就是鉴定真伪的核心。

  在所有的名酒中,茅台酒厂对它的瓶盖似乎最下工夫。1950年代的茅台酒封口距比较特殊,使用的是软木塞,外包猪膀胱封口。1960年代后,采用的是塑料塞外拧塑料盖或金属盖,外面再用塑封的办法,期间的一些年份还使用了飘带。这些塑料盖以及塑封皮子在不同的年代颜色也有不同,大小高矮也有不同。

  还有外包装,有的时期有盒,有的时期无盒,有的时期仅仅用一层棉纸包装。

  再有就是日期,有的年份没有在瓶体上印日期,而不同的年份打在酒标上的日期的写法或阿拉伯数字,或中文数字也有不同。后来,茅台酒瓶口使用了意大利进口的先进技术,瓶口采用了喷码的技术显示日期。

  了解了这些基本知识后,还要熟悉长期以来茅台酒本身的防伪技术,如此,见到一瓶老茅台,不用开瓶,您也就能基本判断出真伪了。由此推开,对全国多数名酒了解到这种程度后,您也就自然成为“鉴定专家”了。
 
(文/小编)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为小编原创作品,作者: 小编。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https://www.at78.cn/news/59AAFB85A11109FFE397CD.html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webmaster@at78.cn。
0相关评论
 

Copyright© 2009-2016 企发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20200229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