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农夫山泉、统一两品牌面临的“砒霜门”事件已趋于平息,但现在回顾整个事件,完全可以用一波三折、扑朔迷离来概括。因此,为帮助大家明晰事件的脉络,提高对于食品安全危机事件的认识程度,记者就“砒霜门”事件,采取了知名危机公关专家——企业培训讲师谭小芳女士。
在这里,我们先回顾一下在我很小的时候听到过一个故事,一个强盗特重视培养他的孙子,在他孙子成年之时就拉着他的孙子上第一课:即参观绞刑架。他对孙子说:"你一不小心、一失手就要被吊死。"孙子说:"谁要敢吊死我,我就把绞刑架砍了。"但是爷爷说:"可不能砍啊!如果没了绞刑架,大家都成强盗了,我们做什么?"这个故事说明,机会与风险永远同在,如果风险没了,机会也就没了。
老辈人说风险与机会并存!我则进一步认为——危机即转机。股神巴菲特有句名言:别人冷静时我疯狂,别人疯狂时我冷静。纵观全球,每次经济危机之后,都会造就新的高速增长和新的技术领域。上世纪70年代,西方"能源危机"、"金融危机"同步爆发,企业界哀鸿遍野,但就是这一阶段孕育了接下来三十年的繁荣和商业规则的全面升级。
这一次的金融危机也未必只是一场灾难,任何成功的企业都应该懂得顺应市场规律经营企业,在这样一个转折的时期,如果宏观环境发生巨大变化,每个企业都应该抓住大趋势,把握规律,及时调整企业的商业模式,最好能把握住有效时点,做点什么,从而获得商机。
中国大部分企业品牌形成的时间都很短,他们更多经历过的是品牌的成功,或者说品牌的速成--而对于处理品牌的危机却少有经验,而成功与危机基本是同时存在的,谭小芳甚至认为--没有经历过危机的品牌称不上是成功的品牌。所以,品牌危机管理是中国企业品牌管理急需补上的一课。
世事的起伏本来就是波浪式的,人们要是能够乘着高潮勇往直前,一定可以功成名就;要是不能把握时机,就要终生蹉跎,一事无成。我们现在正在涨潮的海上飘浮,倘不能顺水行舟,我们的事业就会一败涂地。莎士比亚说。
这段极具洞察力的话表明,莎士比亚不仅是天才的诗人、戏剧家,也是一位优秀的管理者。一家又一家的企业陷入危机,成为媒体的头条新闻,如同潮水一样规律地涨落着,然而危机的发生往往毫无征兆,令局势扑朔迷离。
既然我们说--处理危机、解决危机是所有企业品牌危机管理必上的一课,那么开宗明义地讲--管理危机的根本在于企业能否转化危机,使危机为企业所用,危机的反面是机遇,这是辩证的,也是高超的管理艺术。在企业危机中,一般是企业最受关注的时候,一方面企业如果不能及时解决危机,会导致企业生存危险,但仅仅是解决问题只是危机管理的第一步,转化危机,主动牵引危机的关注点,到让危机为企业品牌宣传所用,这往往只是一步之遥。从这个角度分析,三鹿乳业危机管理尚缺火候,他们对于解决危机的能力较好,而对于转化危机却缺乏远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