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使在最困难的时候,谭传华仍然认为他是能做好的。“我做事情比较喜欢一个猛子扎下去。这是我的长处,沉得下去。而且我也知道,我会站在哪个点上。我有信心。”
1995年,谭传华正式注册“谭木匠”梳子商标。谭传华印象比较深刻的是,进入1995年,一些商场开始代销他们生产的梳子,随之而来的是现金流状况开始好转。
市场销路渐开的背后是不间断的技术创新,不间断地淘汰落后产品。直到现在,谭木匠工厂里还有一些1993年和1994年生产的梳子。“打个不好的比喻,这些梳子粗糙得有点像猪八戒的钉耙。所用木料不好,喷漆质量也不高。拿在手里不舒服。现在看起来,觉得好羞,难怪市场不给投票。”谭传华说。
招聘银行与特许经营模式
谭木匠特许加盟店的存活率在95%以上。公司有一个物流配货系统,在每个加盟店有装有销售终端,每一个店当天的零售情况公司总部都知道,如此,谭木匠做到了以销定产。
1997年是谭木匠公司发展史上一个转折性的年头。1997年3月6日,谭木匠公司正式成立。此外,另一件曾引起全国范围影响的事件是:1997年8月18日,谭木匠在当地一家报纸上刊登了“招聘银行”启事,并最终以“谭木匠”三个字和两项专利这些无形资产做抵押,从某银行获得了贷款。
“招聘银行”奇想的背景是:曾经与谭木匠有长期合作的信用社的上级组织突然决定不再发放贷款,理由是“做梳子的能卖多少钱”。在争取贷款未果的情况下,谭传华突发奇想:利用报纸招聘银行。后来,谭木匠招聘银行的消息刊登在了当地一家报纸的头版头条。
这是当时全国性的新闻事件,无形中给谭木匠带来了很大的广告效应。谭传华现在回想起来说:“当时,民营企业的发展遇到很大的瓶颈——贷款难。”
1998年3月7日,谭木匠与第一家加盟连锁店签约,从此开始以特许经营模式发展。在当年的4月,公司聘请专家团导入CIS(企业形象识别系统)。这次品牌提升增强了谭木匠产品的文化气韵。
目前,谭木匠的主要收入来自制造并向其特许加盟店分销木制梳子、镜子及其他装饰品。谭木匠在国内拥有853家特许加盟店,在新加坡和马来西亚各有2间特许加盟店,在美国有1间特许加盟店,在香港有4家直营店。
招股说明书披露,谭木匠此次募集所得资金,1500万港元拟用于在2010年前开设25间海外市场直营店;2400万港元拟用于2011年前在中国开设30间Tan’s品牌高档家居饰品店;600万港元拟用于在2010年前开设3家谭木匠手工馆;3500万港元用于建设物流配送中心;3000万港元用于提升设计与研发能力;1500万港元用于建设销售体系;其余1300港元用作一般营运资金。
据介绍,近期谭木匠公司在重庆开设了一家试销高端木梳的“Tan’s”旗舰店,这是在国内市场开出的第一家直营店。1月6日中午,记者在位于北京王府井步行街的谭木匠(王府井店)看到,店里的服务员正在张贴谭木匠公司制作的新年宣传画。画面上写着几个字:新的一年,常回家看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