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暂”的深度回调?
澳新银行中国经济研究总监刘利刚认为,中国房市的调整不值得过分担心。他在7日发布的报告中称,尽管中国官方对房地产市场的调控相对严厉,但从紧缩措施出台的几个月来看,一线城市的房价保持着相对平稳,同时,由于中国家庭的负债率较低,因此,房地产金融出现严重系统性风险的可能性很低。更重要的是,由于银行的抵押贷款利率水平相对较低,这意味着家庭的房贷负担也相对较轻、家庭的购买力相对较强。
“从中长期的观点来看,中国强劲的城镇化进程,将在较长的时间内支撑中国房地产,因此,担心房市崩盘,进而导致中国经济进入衰退周期的看法,是杞人忧天。”刘利刚认为。
野村也相信,房价将经历的可能是一次“短暂”的深度回调。
高盛集团全球首席经济学家吉姆-奥尼尔近日称,中国房市泡沫风险已除去,中国政府做得非常非常出色。
相关阅读:
“目前房地产市场呈现出量跌价滞的态势,再过一个季度左右房地产市场可能会面临全面调整,房价会有所下降,但下降到什么程度不好说。”国土资源部部长徐绍史昨日在大连举行的全国国土资源厅局长座谈会后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
“四季度的市场局面可能会更加明朗,降价幅度有可能突破20%-30%,交易量也有望随之回暖。”高力国际华东区董事总经理翁玲则认为,由于政府严格认定二套房贷、严控信贷,加上物业税的预期,高端市场房价将进入下行通道。
在上周末于海南举行的博鳌房地产论坛上,众多地产商关于楼市调控政策合理性的争论依旧不止,只是这一次,胶着变成了“妥协”。曾经最强硬的“房价必涨”论者——华远集团总裁任志强向同行呼吁,“我鼓励大家尽快降。”
6月以来,北京、上海、广州多家开发商的新盘出现“零成交”情况,北京部分区域的个别楼盘开始降价,上海土地市场降温迹象明显。与此同时,以招商、世茂为代表的一批房产企业融资受阻,从另一侧推动市场的天平。多方迹象表明,7月很可能成为本轮房价调控的分水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