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理工大学经济学教授胡星斗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分析指出,中国制造的国外名牌商品在中国的售价比国外高有几方面的原因。
首先是中国的市场经济还不够发达,高端商品的价格普遍偏高。在改革开放初期,电视、空调都是非常贵的,随着市场竞争越来越充分,一些普通商品的价格降了下来。
但与此同时,由于中国国内名牌的竞争力不够,品牌没有树立起来,导致为数不多的国际品牌独占高端商品的鳌头,因此,跨国企业在中国大陆的定价就高,以便从中赚取高额利润。
中国人“好面子”认为高价格就是高质量
胡星斗说,国外厂商还利用了中国老百姓崇尚名牌的心理,“在中国,人们总是把高价格和高质量联系起来。”故意把商品价格定得高一些,让自己的商品显得更加“尊贵”。这种定价符合中国消费者给人买礼物以表达尊敬时的心理。
胡星斗指出,与中国人的“好面子”相比,欧美等发达国家的名牌消费则不高,大多数欧美人对名牌并不太看重,拥有数亿财富的比尔·盖茨甚至会身穿几美元的衬衫。未来随着社会发展,我国经济条件好的人越来越多,人们就不会那么看重国外名牌了。 文/记者刘晓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