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维码
企发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投资致富 » 正文

翡翠夺"目"玉夺"魂" 玉之美"纯洁"而不张扬(图)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0-06-21 22:16:31    浏览次数:154    评论:0
导读

      在中国博大精深的文化中,玉一直被当作美的同义词,用来形容一切美好的事物,

  
    在中国博大精深的文化中,玉一直被当作美的同义词,用来形容一切美好的事物,如“玉容”、“玉貌”等形容女子的美丽容貌。和田玉白色纯净,质地细密,常用来比喻贞操、节义,如“守身如玉”、“冰清玉洁”,而“宁为玉碎,不为瓦全”则象征君子的气节以及生活的理想。诸如此类的形容数不胜数,玉的美总是纯洁而不张扬的。

  随着人们对和田玉的了解,喜欢和收藏的人愈来愈多。“现在有很多知识女性喜欢戴玉不戴翠。翡翠夺目,但白玉夺魂。”玉器收藏家马镜明先生告诉笔者,白玉虽然不像翡翠那般颜色鲜艳,感官刺激强,但它温润高雅、内敛不张扬的品质越来越被人们喜欢,它脱俗的灵气,是其他珠宝望尘莫及的。

  玉不琢,不成器。在爱家收藏品市场阿镜新疆吉祥和田玉展厅里,各种雕工细致精美的玉器引人注目。其中一件“众神护佑”,采用上等和田黄玉籽料雕琢而成。玉质油润细腻,天然皮色,色泽纯正浑厚。在雕法上突破传统,采用浅浮雕技术,根据原石的特点,雕出龙、凤、鹿等小动物,线条流畅,刀法简练,寓意吉祥。另一件“观音牌”,白玉润若凝脂,质厚温润,肉质细腻,颜色均匀。雕法上人物线条流畅,刻画不呆板。观音手中拂尘轻摆,有乘云踏风的飘逸之感,给人刚中见柔的感觉。

  马先生给收藏爱好者指出两点误区:一是重色不重润,“实际上润比白重要,只有色没有质就相当于没有了灵魂”;二是重古不重新,马先生认为从玉器设计、雕琢工艺方面,新玉的价值不会低于古玉。
 
(文/小编)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为小编原创作品,作者: 小编。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https://www.at78.cn/news/5A0FF51EB132015D9B6F59.html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webmaster@at78.cn。
0相关评论
 

Copyright© 2009-2016 企发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20200229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