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维码
企发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投资致富 » 正文

刘益谦:艺术品10年看涨 回购文物:"斗智不斗富"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0-07-09 14:09:58    浏览次数:319    评论:0
  其实,我们的许多文物与艺术品在国外博物馆里并没有受到多少委屈,凡属中华民族经典性的东西都被待为上宾,而在仓库里坐冷板凳的,除极少数是因为展览需求不大而闲置外,绝大多数文物与艺术品本身的品质本属一般。因此,我们没有必要意气用事,而要以有理有利有力的方式,既保持我们的尊严,又体现出应有的睿智。我们可以改变一下思路,当国际古董商利用我们澎湃的爱国热情而肆意抬高中华文物与艺术品的市场价位时,我们可以避其锋芒,一方面,我们可以集中资金,或者引导民间资金,以多种方式收购流失海外的那些文物重器和有影响艺术家的代表作;另一方面,我们还可以利用国际通用的方式,来收藏世界各国有代表性的文物与艺术品。中华民族的宏伟大厦一定要建立在自己的浑厚历史基础上,也一定要建立在人类的广阔人文环境中。

  由此,我们关于海外文物与艺术品回流的思路是不是要开阔一些、清晰一些、主动一些、硬朗一些,套用古诗而谓:君问归期未有期,神州有雨涨天池;何妨共剪西窗烛,自幸人间共吉时。    

    瞎买画不如去做慈善

  

  我看过很多老板收藏的作品,花了不少钱,却大多乏善可陈。老板钱再多,也是辛辛苦苦赚来的,在没有吃准收藏这潭水有多深的情势下,花了冤枉钱买来一堆有时就是废纸的所谓收藏,真有点帮他心疼钱。这种收藏还不如不收。老板钱多,社会需要帮助的人也多,还不如行行善。

  一位身家过亿的老板请我欣赏他的藏品,当代耳熟能详的南北名家他都有,几乎一人一张。我问他,你自己喜欢哪种类型的画?他说不知道,名家总归是好的。我说你喜欢名家没错,但为什么没有黄宾虹、齐白石?你还完全有实力去收沈周、文征明,但你没有。那天亿万富翁有点不快,说明我的话对他有所触动。

  收藏并不同于房产开发、产品定位等过分商业化的内容。许多社会化的操作可能与收藏本身不沾边。老板深谙运作之道,自然过分注重名头及收藏数量,却不知艺术价值的重要性。拍卖行热炒的作品不一定是好作品,当代所谓名家的作品也有待历史的检验,宣传过度的中青年画家有的作品还不成熟,这些画家作品之外的附加值高于艺术价值,对于藏家来说就存在较大的风险。附加值越高,风险越大。

  真正的收藏家有如真正的艺术家,有着自己的趋向与趣味。老板收藏家大多瞄准了收藏市场的广阔“钱”途,也不乏附庸风雅、标榜身价的倾向,而并非真正的藏家。有实力但无水平是老板收藏家的通玻有些老板过于自负,看了两三年画就以为什么都懂了。那位老板对我推崇黄宾虹与关良的作品很是疑惑,忍不住发问:“关良到底好在哪里?我怎么认为范曾比关良画得有气势?”关良的画好不是一句两句话就能说出来的,关良的画需要有相当艺术素养的人才能读懂。我只能说,你再看十年画就知道关良好在哪里了。

  陷入收藏误区的老板不胜枚举,但我仍然以为老板用余钱收画总比玩其他东西好。艺术市场如果没有老板的热情参与就不会这么兴旺,老板收藏家需要提高的是参与的素质与理性,而不是过度热情瞎收藏,瞎收藏还不如去行善。
 
(文/小编)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为小编原创作品,作者: 小编。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https://www.at78.cn/news/5A3F40DC915627635AF41B.html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webmaster@at78.cn。
0相关评论
 

Copyright© 2009-2016 企发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20200229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