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观察
谨防出现第二个“周炳文”
银行拥有庞大的客户群,通过大力推销黄金T+D,可以帮银行带来更多的储蓄业务,这也是银行热心于黄金T+D业务的动力所在。不过,业内人士也指出,银行热推黄金T+D,其潜在的风险十分大。
朱志刚告诉记者,黄金T+D与期货类似,相比股票这样的“懒汉投资”,黄金T+D要求投资者首先必须能实时看盘,并要求十分严格的投资纪律。“那些炒过期货的投资者比较适合做黄金T+D,用炒股的心态做黄金T+D,犯错的几率要高很多。因此,黄金T+D并不适合普通投资者。如果银行在风险管控上做不到位,很可能会出现银行版的‘周炳文’,并引发一系列的社会问题。”
2007年10月份,广州某私营企业主周炳文与广东某综合类会员签约并开始炒黄金T+D。由于风险提示不够,加上交易中出现的种种问题,周炳文短短几个月时间亏损100多万元。此后周炳文将该公司告上法庭,被业界称为“黄金T+D第一案”,并使得金交所叫停综合类会员的黄金T+D试点。
谢春也指出,现在的投资者,很大部分对黄金T+D并不真正了解,需要对客户进行密切的跟踪指导服务,显然银行目前还不具备这样的服务能力。
记者了解到,银行方面对黄金T+D的风险隐患也越来越重视。就在这几天,广州就有多家银行举办相关会议,请朱志刚、谢春等专业人士给业务人员及客户讲解黄金T+D投资的风险管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