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维码
企发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战略发展 » 正文

十位企业家的十个世博狂想曲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0-07-21 10:48:46    浏览次数:160    评论:0

    周云杰

    年龄:44岁公司:海尔集团 职务:执行副总裁、首席市场官关注点:物联网技术

    01-世博与您的企业有什么关系?

    美国馆是我们美国海尔赞助的,新西兰馆是澳洲海尔赞助的,意大利馆是由欧洲海尔赞助,中国海尔则赞助了中国馆和山东馆。据我所知,像海尔这种赞助世博会的战略方式好像还没有。

    02-您心目中的世博会是什么?

    世博最早以前叫万国博览会。首先一想到世博会,就是很多国家的集中展示。那么,展示的是什么?一方面是科技的展示,另一方面是文化的展示。

    03-在您对世博会的历史了解中,您最感兴趣的部分是?最早的一届英国世博会印象最深刻。在1851年首届世博会伦敦万国工业博览会上,上海的珠海商人徐荣村以“荣记湖丝”参展并一举荣获大奖。而徐荣村也由此成为第一位参展世博会的中国商人。

    另一次关于世博会的记忆,就是1915年巴拿马世博会上,远赴海外参展的中国茅台酒“一摔成名”。打碎了以后,因为这个酒香味,吸引了别人,让人知道这是中国的特色——茅台酒。从而名扬海内外,成就了其百年国酒品牌。

    再一个我印象比较深刻的是日本的世博会,当年我们海尔也参与了,还专门搞了“海尔日”。当时正好是我们达到100万用户的时候。

    以上几届,是我个人对于世博印象比较深刻的。

    04-在城市化的进程中,您觉得最值得关注的人群(或现象)是什么?

    这么多年来,我一直都在关注弱势群体。社会的生活水平,如果真的要称得上“美好”的话,并不取决于高端群体,而取决于低端人群。

    对于一个城市来说,如果弱势群体的生活水平不能改善不能提高的话,那就不能叫“城市让生活更美好”。

    05-您觉得本届世博留给世人印象最深刻的是什么?为什么?

    最大的一个印象就是城市,把城市的概念发挥得淋漓尽致。实际上世博会分了A、B、C、D、E五个区域。A区主要是中国馆以及亚洲的一些馆,B区主题馆、世博中心等,C区是欧洲、美洲非洲,D区是企业馆,E区是最佳实践区。它是一个城市的概念,这个比较清楚。

    第二个,不管哪个国家,都有一个具体的生活方案,这就是可续发展,这种信号是很强烈的。

    还有一个感觉,感觉到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中国对于世博概念的理解和传播是多么的具有感染力。

    06-您最想看的是哪个馆?

    从我个人的角度就是很想看沙特馆,因为沙特馆是整个投资最大的馆,我想看一下它的投资大到底体现在什么上,有什么样的价值。

    其实,我也非常想看看非洲国家的场馆,因为它是一个联合国家馆。非洲在整个五大洲当中不是很发达,而且我们也在开拓非洲市场。那这个馆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概念?

    最后,当然最想看到的馆还是我们国家的馆,这是作为我们国民的骄傲,国家馆是另外一种性质的体验。所以,要不就是抱着期待的心情第一个去看,要么就是沉下心来放在最后一个去看。

    07-您心目中的绿色英雄是谁?自身如何实践绿色环保?

    我觉得,是我们的每一个消费者。绿色运动就是大众的。我们也要让员工形成一种环保习惯。比如说空调的温度不能低于多少度、夏天时员工不打领带、不使用一次性筷子、低楼层走楼梯不坐电梯等等,它变成了一种员工的行为。还有鼓励员工买环保车等等,在企业内部建立了这样一种绿色文化。

    08-您觉得最有可能改变未来生活方式的技术方向(或商业设计)是什么?

    我觉得下一步的关注点应该是物联网技术,这次世博会像山东馆就体现了物联网的概念。

    09-您觉得最理想的生活城市是哪里?(国内和国外)

    我所向往的城市生活环境,首先第一是平安,然后这个城市友善、友好,这是非常重要的。第三才是绿色,这个城市比较阳光,开放的心态。这种城市是我理想当中的城市,它一定会健康的发展。

    当然,生活的环境还是要注重居住感。像一些国外城市,确实比较感觉自然环境非常好,比如巴黎。它就是这种风格,非常的浪漫,到那个地方如果不喝点葡萄酒不太合适。但是如果让我生活在那里,毕竟没有那个氛围,没有熟悉就很难融入和真正喜欢。

    自我感觉,青岛市还是比较不错的城市,相对比较安全,山东人比较豪爽比较友善,然后再一个是沿海城市也是比较开放的。

    10-您对目前的生活方式与生活状态满意吗?打多少分(满分100分)?您最向往的生活方式与生活状态是什么?

    所谓的开心不开心不在于生活的好坏,而在于你对它的满足感。能够有机会为自己的理想去奋斗,这是非常开心的一件事。

    (90分?)当然有所得就有所失,你这种努力或者这种辛勤的耕耘,可能要牺牲一些其他的东西。

           

 
(文/小编)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为小编原创作品,作者: 小编。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https://www.at78.cn/news/5A7A3B7731704784C51C0A.html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webmaster@at78.cn。
0相关评论
 

Copyright© 2009-2016 企发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20200229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