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维码
企发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理财攻略 » 正文

银保产品姓“保”不姓“银” 购买要避三误区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0-07-19 11:37:16    浏览次数:92    评论:0
导读

  随着本月初银信产品被叫停,加之银行渠道在保险产品的销售渠道中逐渐加重,银保产品越来越受到消费者的

  随着本月初银信产品被叫停,加之银行渠道在保险产品的销售渠道中逐渐加重,银保产品越来越受到消费者的关注,保险公司顺势加码银保产品。不过在热闹背后,银保产品也存在着诸多容易被人忽视的陷阱。新华保险的银保渠道专家向记者介绍了银保产品的“三个误区”和“三个不保”。

  >>误区1

  银保产品姓“保”不姓“银”

  银保产品是银行理财产品

  银保产品,顾名思义就是在银行里面销售的一种保险公司产品。但是由于销售误导等原因,不少消费者把银保产品等同于银行自己开发所属的理财产品,从而忽视了银保产品最本质的保障功能,只看重其收益率等理财指标。所以提醒消费者,银保产品只是放在银行里销售的保险产品,并不是银行的理财产品。

  >>误区2

  银行该对银保产品负责

  此理解缘于第一个误区,尤其是一些年纪较大的投保者从银行购买了银保产品后拿着保单去银行办理退保或者其它手续,给双方都造成了不便。事实上,在银保产品的合作中,银行只是提供销售渠道并且向保险公司收取一定的渠道佣金,并不承担任何的担保责任。投保者在购买银保产品之后遇到任何问题,都应该咨询开发该银保产品的保险公司。

  >>误区3

  只比较产品收益率

  银保产品在销售时往往会拿“一年2.5%的保底收益”或者更高的收益率来做噱头“蒙混过关”,却殊不知目前市场上的银保产品多为分红险和万能险,所交的保费中有相当一部分会作为保障、佣金和初期运

  营成本等被扣除,只有一部分保费用作投资,因此投保者是拿不到所有本金(所交的全部保费)的2.5%利息。所以,在购买银保产品时还应弄清楚费用、投资期限、保障功能以及保险公司售后服务等关键信息。
 
(文/小编)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为小编原创作品,作者: 小编。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https://www.at78.cn/news/5B1E997D116088800E1A6D.html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webmaster@at78.cn。
0相关评论
 

Copyright© 2009-2016 企发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20200229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