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维码
企发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食品 » 正文

菏泽:陈集山药强势反弹 迎来花样年华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1-10-27 18:38:56    浏览次数:52    评论:0
导读

  眼下正是山药的收获季节,已有2400年种植历史的陈集山药,经历了“灰头土脸”、价贱伤农的尴尬处境

  眼下正是山药的收获季节,已有2400年种植历史的陈集山药,经历了“灰头土脸”、价贱伤农的尴尬处境后,正内炼品质、外塑品牌,在市场的洗礼和冲击中强势反弹。随着叫响知名品牌的号角,陈集山药迎来了花样年华。

“土”山药坐享升值空间 

  “正宗陈集山药,8元/斤。”10月23日,山药种植户叶雷指着七八十厘米长的“鸡皮糙”,扯着嗓子吆喝。

  尽管当日下着小雨,陈集镇中沙海村山药交易市场里,摊点队伍仍有50多米长。而在高峰时,可达500多米。

  叶雷的报价并不算高。在位于菏泽中华路一大型超市内,同样长度的陈集山药售价12元/斤,与陈集一些山药专营店的价格相差无几。

  而去年此时,8元、10元、12元……一斤山药的价格最高达到23元,以致人们直呼“药你命”。

  在菏泽市府东街经营了多年陈集山药生意的李先生仍很看好今年的山药形势。他说,从2008年开始,山药价格一路上扬且在10元左右居高不下。据此,他判断陈集山药前景看好。

  对此,定陶天中陈集山药合作社副理事长张保春表示,当前大量的上等山药还未上市,随着合作社作用的发挥、山药市场的开拓及产业链条的延伸,下一步涨价是肯定的,但能否像去年一样价量两高,目前还不明朗。

山药已成陈集镇最大招牌

  在陈集镇政府门前的一条马路上,山药合作社的招牌一个连着一个;东来西去的三轮车车厢里都是一捆捆的山药。陈集镇张庄村90%的农户在种山药,少的十多亩,多的上百亩,而七一、八一、崔庄等村村民种植密本山药的规模也在逐年扩大。

  他们为何如此热衷种山药?张庄村村民赵先生给记者算了一笔账,近几年来,每斤山药都可以卖到6元以上,除去七八千元的成本,一亩地能挣七千元,产值是玉米的七八倍。

  陈集镇的山药种植户曾很苦恼:一些种植户只重产量,乱施药;周边一些群众见有利可图,跟风种植,冒充陈集山药;个别种植户耍小聪明,以次充好……

  对此,陈集镇通过建立山药专业合作社,使农民拧成一股绳,抱团闯市场;通过政府统一申请国家地理标志,实行准入制度,只有具备条件的合作社才许使用“陈集山药”标识;通过推行“合作社、公司、基地、农户一条龙”的管理模式,实现标准化生产。

  当地合作社主动应对市场,抱团加大品牌效应,把收购的山药分捡后,套上包装,销到北京、上海、广州等20多个大城市,“陈集山药”的倩影也得以在这些城市的超市里出现,且吸引从人争相购买。“不仅国内各大城市有售,而且远销到韩国、日本、新加坡、美国等国。”

  目前,陈集镇山药种植面积达1万亩,年产量达1.2万吨,产值突破2亿元。

“贵族蔬菜”瞄准多样人群 

  与其他山药不同的是,经权威部门检测,陈集山药蛋白质、淀粉的含量高于同类产品30%~80%,锌、铁、钙含量高于同类产品60%~150%。

  陈集山药培育有“鸡皮糙”和“西施种子”两个品种,且集聚了“沙、面、香、甜”的特点,曾被评为“菏泽十大名吃”。加之陈集山药种植区域有限,而“西施种子”只能无性繁殖,难以扩种,一般人难得品尝。“尝得真正的陈集山药,实为幸哉。”

  山药前景看好之下,各路人马摩拳擦掌,纷纷争抢购销制高点。定陶天中陈集山药合作社走在了前列。

  据该合作社理事长张海玉透露,他们正与多家生物制品厂合作,欲拉长山药产业链。既加工长期贮存的“陈集山药粉”、“速冻陈集山药干”,又加工适宜不同人群的山药即时产品,如适宜胃病患者的“陈集山药玉米羹”,适宜中老年食用的“高钙陈集山药”,适宜少儿食用的“富锌陈集山药”等。

  此外,该合作社还与山东天智绿叶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实施强强联合,投资建设恒温库及电子商务购销,实施产品网上常年供应。

 
(文/小编)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为小编原创作品,作者: 小编。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https://www.at78.cn/news/5B27A310129266A030086A.html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webmaster@at78.cn。
0相关评论
 

Copyright© 2009-2016 企发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20200229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