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推荐】
>>> 揭银信理财“三宗罪” 银行把风险都留给投资者
>>> 银信合作产品将退市 投资者可转投短债类产品
“要买就快,新产品的销售期只有3天。”昨日(7月14日),《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在走访银行理财产品市场并问及信贷类理财产品时,某大行上海一网点工作人员如此表示。
银信合作叫停10天以来,《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了解到,部分银行仍有银信合作产品在公开销售。据业内人士介绍,因银监会持“新老划断”的态度,目前市场上在售的银信合作“末班车”产品都是前期已经获批的项目,而新的银信合作计划已全面暂停。
据记者了解,这些“末班车”产品的销售期限普遍很短,收益率也多在4%以下,但仍受到投资者的追捧。
“末班车”银信产品成“香饽饽”
7月初,银监会电话通知各信托公司,于7月5日起全面叫停以腾挪信贷额度为目的的银信合作业务 (主要是信贷类理财产品)。银信合作叫停10天以来,《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了解到,部分银行仍有银信合作产品在公开销售。
据用益信托工作室不完全统计,上周(7月5日—7月11日)共有17家银行和12家信托公司参与发行了115款银信合作理财产品,大致与上上周持平;但发行规模为2188.15亿元,较上周增加333.85亿元,增幅约18%。
数据显示,上周发行量前五的银行是:交通银行(601328,股吧)24款,工商银行(601398,股吧)19款,招商银行(600036,股吧)13款,中信银行(601998,股吧)12款,农业银行(601288,股吧)10款。
从投资方式看,上周组合投资类产品72款,占总量的62.61%;信托贷款类产品18款,占总量的15.65%;债券和票据类10款,占总量的8.7%;信贷资产类产品12款,占比10.43%;权益投资类产品3款,占比2.61%。
用益信托的银信合作产品周评指出,虽然银监会对信托公司进行窗口指导,叫停银信合作理财产品,但是上周发行的产品是前期已经报批的,所以维持了这段时间的发行态势。可见,居高不下的新产品发行规模只是延续了叫停前的趋势。
但近期发行的新产品,销售期从以前的1周左右缩短至3~4天,收益率降到2%~3.6%的水平。
以工行(601398,股吧)7月13日推出的“稳得利”第25期信托投资型人民币理财产品(365天)为例,委托期长达365天,但销售期却仅有短短的3天,预期收益率为3.6%。而银信合作叫停前,6月1日推出的“稳得利”第16期信托投资型人民币理财产品(365天),销售期为6天。类似的,“稳得利”第25期信托投资型人民币理财产品(180天)销售期亦为3天,预期收益率仅为3.0%。
对这趟“末班车”,投资者对其热情不减。昨日,记者以投资者身份致电某大行上海一网点,询问信贷类理财产品。银行相关人员表示,目前该类理财产品非常受欢迎,建议投资者直接通过网上银行购买,“以免错过”。
“要买就快,新产品的销售期只有3天。”该人员并称。
但也有一些银行目前仍在观望,如民生银行(600016,股吧)已基本暂停银信合作产品的发售。一股份制银行人士表示,目前市场上公开在售的产品,都已于7月3日前通过监管机构报备,这部分属于存量产品。“银监会目前持‘新老划断’态度,目前市场上在售的银信合作‘末班车’产品都是前期已经批出的项目。”
| 【稿件声明】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严禁转载,违者必究。
如需转载或了解更多精彩内容,请登录官网:http://www.nbd.com.c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