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维码
企发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医药 » 正文

山东菏泽市立医院 多名科主任涉回扣被查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1-10-26 18:07:26    浏览次数:166    评论:0
导读

事发地菏泽市立医院 事发后,闫、陈二人的姓名扔挂在病房门口   菏泽市立医院骨科地震的消

事发地菏泽市立医院

 


 

事发后,闫、陈二人的姓名扔挂在病房门口

 

 

  “菏泽市立医院骨科地震”的消息,最早来自该院自办的网络论坛“杏林茶座”。

 

  722日上午,网友“学海无涯”在“杏林茶座”发帖《骨科完了》。该网友称“我们医院的骨科完了,领导快快行动吧。难道我们20年培养出来的人才,在牢狱中荒芜。”在随后的一个月时间内,该帖文被关注3871次,31人次参与讨论。

 

  随后,菏泽市立医院骨科“出事”的消息在网络论坛蔓延开。知情人士透露,该院骨科有多名医生涉嫌在医疗器械采购、销售环节“吃拿回扣”被检察机关调查,甚至个别医生的“涉案金额惊人”。

 

  骨科“地震”

 

  多名科主任涉嫌回扣被调查

 

  始建于1946年的菏泽市立医院,原为“菏泽地区人民医院”,在当地被称为“西关医院”。

 

  自称曾在该院实习的网友“冬天看下雨”发帖称,“我知道这事情,好象是骨科主任收受贿赂,换股骨头吧,然后厂家那边给他提成还有给他股份,后来查出来了。”

 

  知情人士王先生称,今年7月底,“因为涉嫌吃拿回扣,骨科有多名科主任、专家被检察机关调查,另有两名大夫不知去向。”1021,王先生透露,“骨外科主任、主任医师闫传柱,骨外科副主任、副主任医师陈永志两人仍在接受调查,另外两名大夫已经‘回来上班了’。”

 

  “还有骨三科主任、主任医师李连亭,事发后再没出现在医院过。”王先生说。

 

  骨外科是菏泽市立医院最早独立的科室之一,也是医院重点科室,分为骨外一科、二科和骨外三科。根据介绍,骨科主要“开展脊柱侧凸矫形术,颈椎前后路手术,胸腰椎后路手术,人工髋、膝、肩置换术等。”

 

  其中,闫传柱主管骨一科,陈永志主管骨二科,李连亭主管骨外三科。在医院的职称体系当中,“主任医师”相当于教授级别,上述三人已身居教授和副教授,年龄已近50,临近退休。

 

  王先生说,作为骨科的领导和业务领军人物,“事发后,骨外科的手术甚至一度告急,需要从外地请大夫来主刀。”

 

  21日上午,来到菏泽市立医院骨外科病房了解情况。

 

  在医院住院大楼8楼的骨外一科和骨外二科,还有多个病房挂着“主任医师闫传柱”“主任医师陈永志”的名字。而病房里的患者家属,则不认识两名医生,“我们的医生不是他,我们入院的时候,门口就这么挂着,没换过。”

 

  在8楼的护士站,多名护士说,“闫主任已经很久没来上班了,有两个多月了。”提出为什么电话也打不通,一名护士称,“电话肯定打不通了,谁也打不通。”医生值班室的一名护士则称,“找不着他,老长时间不上班了,一两个月了。”在病房走廊打扫卫生的一位阿姨说,“7月底的时候吧,出事儿了,别找了。”但并未透露“出了什么事儿”。

 

  采访中,对于同样联系不上的骨外三科主任李连亭,则出现了“在天津学习”和“出国交流去了”等多个不同版本。唯一得到大家一致肯定的是,“谁都联系不上他。”

 

  菏泽市立医院宣传科的工作人员证实,“闫传柱、陈永志二人目前正在接受调查,应该很快就会结案了,在有关部门调查期间,医院不好表态。”

 

  回忆起两个月前的情景,医务科马主任透露,“牵扯到的有闫主任和陈主任,但当时接受调查的有很多,护士、设备科长、分管领导。”提出是不是因为设备采购上出现了问题,马主任称“那我们的设备科长怎么没事儿,还上班呢,主管领导还高升了呢?”

 

  20日,菏泽市检察院一名不愿透露姓名的检察长向齐鲁网证实,“菏泽市立医院骨科几名大夫的‘窝案’目前正处于起诉阶段,属于职务犯罪。”由于尚未结案,该人士称不能透露更多信息。

 

  作为菏泽市立医院骨外一、二、三科的“一把手”,闫传柱、陈永志目前在案调查,李连亭不知去向,而坊间传言三人均有涉案。“牵扯这么多人,能不是地震么?”王先生感慨。

 

  “廉洁”典型

 

  月退红包多次近万元

 

  已经深陷囹圄的骨科主任闫传柱,其女儿的遭遇,则令人惋惜。

 

  与闫传柱相识多年的老朋友老张说,在闫传柱被立案调查以后,“闫的妻子也进去了,一直没出来。由于受到的打击太大,他们正在读大学的女儿已经精神崩溃。”

 

  相比造成的恶果和应该受到的指责,在采访中听到更多的却是对上述几名医生的惋惜甚至同情。在菏泽当地论坛“菏泽信息港牡丹茶座”,有相熟悉的网友评论几人“技术好,深受患者爱戴。对科室里的人也说的过去,可惜了。”

 

  在与闫传柱、陈永志等人交往了多年的张先生看来,“他们出事儿很令人惋惜,平时在医院同事和患者口中,两人的口碑都很不错。”张先生透露,闫、陈二人还曾经作为医院廉洁自律的典型人物。

 

  根据菏泽当地媒体在2010年刊发的一篇名为《市立医院医生退红包235个》的报道中称,“市立医院……院党委在今年初下发的《职业道德奖惩条例》红头文件中明确规定:一贯廉洁行医,退‘红包’、‘回扣’……

 

  最近的一篇报道则来自当地一家报纸在2011319的报道,这篇署名通讯员的文章《市立医院“三规”治红包病人齐叫好》称,“据近三年不完全统计,该院就有1000多人次退红包共计50余万元。”

 

  随后,在菏泽市立医院官方网站上,查阅了该院公示的自20115月至7月的“医生退红包”情况统计。

 

  根据公示,“20115月,骨外二科陈永志共退红包4300元,骨外三科李连亭退红包9500元”,当月骨科共退掉红包21700元;“20116月,骨外一科闫传柱退红包2000元,骨外二科陈永志退红包4700元,骨外三科李连亭退红包4000元”,当月骨科共退掉红包14600元;而案发的20117月,“骨外二科陈永志退红包9800元,骨外三科李连亭退红包4200元。”

 

  在当地媒体的报道中,菏泽市立医院“由于奖惩严明,该院人人以退红包为荣、收红包为耻。骨外科病人耿某,术前,其家人给骨外科主任医师李连亭送去红包,遭拒后,家人又为其手机充了500元话费。为使耿某安心手术,李连亭在为患者成功地做了手术后,将自己的500元现金送到了耿某手里,病人感叹不已。”

 

  “都是平时医院退红包数额较大的,是典型人物,几乎从来不收病人家属的红包,对科室的员工也好。但没想到现在却出了这么个事儿,现在看起来,有点像笑话。”老张探讨,“这事儿,究竟该怪谁呢?”

 

  关节黑幕

 

  曝光潜规则要被“做掉”

 

  “这事儿,究竟怪谁?”已经不仅仅是老张一个人的困惑了。

 

  24日上午,销售代表王鹏(化名)显然不太愿意向回忆自己的从业经历,“这里面的水太深了。”

 

  价格是个不能被忽视的话题。王鹏告诉齐鲁网,“国产关节的价格,便宜点的拿货价格在千元左右,卖给患者的价格则到了四五千元;进口关节的销售价格则会高达五六万元。”高达三四倍的差价,在这条巨大的利益链中是如何被瓜分掉的,王鹏有所顾忌。

 

  王鹏的“顾忌”源自自己的一个同行,曾经高调曝光行业黑幕的销售代表赵国雄。

 

  2006年,赵国雄曾实名接受了南方某报的采访,高调揭示了行业“潜规则”——“给每个主刀医生的回扣都在20%30%之间,一般进口人工关节的回扣在5000元到9000元之间,而国产的只有2000元到4500元之间。”

 

  “在患者看来,人工关节手术是一个相当复杂的手术,但事实并非如此。”赵国雄说,“主刀医生一天只要花费2小时,进行四台手术,按照每个平均回扣5000元算,就能有2万元的回扣进账。”

 

  王鹏的担心来自于,“听说在向媒体曝光后不久,有人就要出钱把他(赵国雄)‘做掉’。”

 

  人工关节的使用效果远不及价格所表现的那样悬殊,王鹏说,“只要质量过关,不管是国产的还是进口的,理论使用年限都可以在15年以上。而且这是在90年代开始才兴起的手术,到现在也才十几年,还没有特别清楚的数据。”

 

  印证王鹏说法的除了赵国雄,还有菏泽市立医院的骨科大夫沙启乐。21日下午,以患者的名义来到骨外科门诊,咨询了坐诊大夫沙启乐,“这个东西的寿命在15年左右,会有所差别,但差别不会太大。道理就和开车一样的。”

 

  价格悬殊极大功能却又相当,看似矛盾的人工关节在巨大的利益诱惑面前,自然会让部分医生有所“偏爱”。

 

  按照菏泽市立医院医务科马科长的说法,“比如你去酒店吃饭,是不是有服务员让你喝这个酒让你喝那个酒,为什么啊?我们医生不会让你用这个用那个,病人有自主选择的权利。”提出“医生向病人做出的推荐也很关键”,马科长称,“对,他会推荐啊,他为什么推荐呢,这个道理很明白……作为医务工作者,能治病救人得到病人的认可,我觉得就很……”

 

  “这不是菏泽市立医院特有的情况,全国各地都有吧!”马科长意识到,不止一次的以各种形式在各地出现的“医药黑幕”、“回扣清单”已经已成为了行业的“显规则”。

 

  按照卫生部和山东省卫生厅的相关规定,即便是单位和科室,也不能接受医疗企业提供的任何形式的资金赞助、物品和有价证券赠送,甚至接受这些机构的吃饭宴请同样不符合规定。

 

  “显规则”屡禁不止,在公众和网民看来,极其诱人的利益面前,认知缺失、查处难度大、制度缺憾是重要原因。

 

  在调查中发现,不少医院的医生甚至负责人在个人情感上,并不认为一些行为构成了商业贿赂或属于医疗回扣范畴。他们中的不少人认为,当今社会,人情往来在所难免。只要个人不拿回扣,吃个饭,或者以医院或科室名义收取医疗企业用于医疗或学术的赞助或者变相的实物支持也无可厚非。

 

  与此同时,随着医疗体制改革和反腐工作的走向深入,药品回扣行为也日益走向隐蔽。一家三甲医院的医生说,为规避可能带来的风险,如今,药品回扣已从过去的现金变为现在的礼卡、实物,由挎着包到医院发放现金到请到院外吃饭喝茶,由给个人变相为给科室集体分配等等,形式不一而足,有的甚至打着有利于工作的旗号,使得查处时的定性越来越难。

 

  不仅如此,一旦回扣事件曝光,无论是医生个人、医院高层,还是医药公司,出于各自的利益诉求,都会不约而同地达成攻守同盟,给查处更带来了难度。

 

  目前,此案已近尾声,在菏泽当地论坛,网友“HZDOCTOR”在表达了对几名医生是“好医生”的认可和惋惜后亦承认,“还是做个清清白白的人,踏实。”

 

 
(文/小编)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为小编原创作品,作者: 小编。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https://www.at78.cn/news/5BA30EBCE29023D472D4F8.html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webmaster@at78.cn。
0相关评论
 

Copyright© 2009-2016 企发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20200229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