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维码
企发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家居 » 正文

家居品牌频遭曝光究竟谁之过 媒体故意找茬?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1-11-03 09:51:53    浏览次数:78    评论:0
导读

2011年的家居行业不太平静,市场的低迷让厂商绞尽脑汁试图维系生存再求发展已经很不容易,更为雪上

2011年的家居行业不太平静,市场的低迷让厂商绞尽脑汁试图维系生存再求发展已经很不容易,更为雪上加霜的是,一些品牌企业还得焦头烂额地应对危机事件。达芬奇造假被央视曝光、全友家私“质量问题”,左右家私“纸茶几”、惠达卫浴成为虚标原价典型、帝王洁具遭遇“泡沫芯”、德尔家居被疑虚夸财务数据……每个危机的主角,都是家居行业有头有脸的品牌企业,损害了自己的名誉,还伤害了整个行业。

最近,新浪家居发起一个微博论题:家居品牌频繁遭曝光究竟谁之过?有人说,过错主要在媒体,一些媒体捕风捉影,把“小事”放大,甚至有些媒体为了某种目的而故意找碴儿。这种情形未必没有,但不会是主流。家居品牌被曝光,过错一定首先在品牌自己。俗话说得好:“苍蝇不叮无缝的蛋。”如果你处处做得很棒,没有“碴儿”可找,媒体也不可能盯着你不放,毕竟每一篇报道都得以事实为依据,要经得起推敲和检验,要担负得起法律责任。偏偏很多企业不争气,不断做出损害消费者权益的勾当来,让媒体找到了报道的“靶子”。

实际上,还有这样一句古语:“常在河边走,哪能不湿鞋。”每个管理者都不是完人,在经营企业时,总会出现这样那样的纰漏:质量控制不严,就可能在质监部门抽查时登上不合格的“黑榜”;售后服务抓得不够细,就可能由小小的产品瑕疵引发消费者投诉;宣传火候没有掌握好,就可能被当做虚假宣传而受到查处。企业偶尔出点问题并不是不正常的,如果能够面对问题,积极处理,补缺堵漏,还可能因祸得福,借机提升企业的管理,增强消费者的信任。很多企业的做法却恰恰相反:一个质监部门说产品不合格,就拿出另一个质监部门的报告说合格;对消费者的投诉不闻不问,或者态度粗暴,进而引起更大纠纷;有意夸大其词,误导消费者。如此行径,只能给媒体提供后续报道的素材,一件小事真有可能就演变成大灾了!

面对危机,家居企业做得最多也是最无效的就是辩解和掩饰。达芬奇在央视的镜头前也不承认自己造假,还弄出一堆不知来历的洋人现身说法,但人们的眼睛是雪亮雪亮的,你越否认造假,人们就越不相信你没造假。左右家私“纸茶几”事件,虽然责任不在企业,但左右还是勇敢的站出来承担责任,最终圆满的解决了问题。当危机出现时,真正能够挽回人心的做法是诚心诚意地道歉,真心真意地整改,让人们看到你的诚实态度,目睹你的真正行动。企业是在不断地纠正错误中前进的,有了错误不要紧,改了就好,媒体还可能因此为你“平反”。可惜能够有如此气度的家居企业太少了,你出了事儿还不知悔改,不曝你曝谁?

 
关键词: 行业 家具 品牌
(文/小编)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为小编原创作品,作者: 小编。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https://www.at78.cn/news/5C237FE2230899A637BC41.html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webmaster@at78.cn。
0相关评论
 

Copyright© 2009-2016 企发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20200229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