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维码
企发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经济评论 » 正文

做北京的花园不是后花园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0-07-19 11:34:56    浏览次数:65    评论:0
导读

经济观察报:在张北的产业规划,提出了打造新能源、旅游、有机农业等多个产业目标,在你

经济观察报:在张北的产业规划,提出了打造新能源、旅游、有机农业等多个产业目标,在你看来,张北最核心的竞争力是什么?

李雪荣:张北的核心是旅游业。面对京津,消费群体非常大,如果每个北京人都能来张北一趟,张北的发展肯定不成问题。

我们在北京做了大量的广告,今天来考察的日本的朋友,他为什么来张北,也是看到了我们的宣传。

第二,特色农产品,我们这都是有机的,无公害的绿色产品;第三,是新能源和机械工业;最后是物流业。

经济观察报:张北知名度上升非常快,如何做到的?

李雪荣:首先我们做任何工作,都没有做一方面,抛弃另一方面。张北不仅旅游搞得好,新能源发展也非常迅速,包括城建工作,招商引资,社会工作,都走在了前头。

另外,我们在推广张北的优势上,可以说是不遗余力。去年是张北草原音乐节,今年我们又推出了20万亩的“花田草海”。

经济观察报:20万亩的规模是如是实现的?

李雪荣:主要还是利用现有的农业资源,先把几十万亩草给围起来,然后在特定的区域统一种植同样的作物,形成观光农业。像黄色的油菜花黄,白色的土豆花,蓝色的胡麻花,农业也可以成为一个景点。其中有一个项目,是在400亩玉米地里搞了一个迷宫。这样就把第一产业变成了第三产业,农民不减收,还可以参与旅游经营。

经济观察报:如何引导农民统一种植,是不是要有补偿?

李雪荣:会根据原来收入的差距,比如说原来自己种土豆,现在统一种油菜花,收入差价,由政府来补贴。

经济观察报:从去年的音乐节到现在20万亩的花田草海,都比较超前,有没有担心过失败?

李雪荣:其实去年我们还搞过一个比较轰动的,把3600亩油菜花种进了城里,起了个非常诗意的名字“满城尽带黄金甲”。结果从北京、张家口来了很多人参观。我们这些做法看上去比较感性,其实都经过了反复的专研和讨论,我本身就是做会计出身,推任何工作,都要先考虑钱从哪里来,计算投入和产出。像我们20万亩的花田草海,听起来很宏大,其实真正需要投入的没多少钱,只是把原来的种植方式调整一下。张北的目标就是要做北京的花园,不是后花园,张北中都草原的口号就是“北京人家门口的草原”。

经济观察报:在你们对外推广的招商项目中,有不少矿产资源的开发,会不会和重点打造的旅游产业冲突?

李雪荣:就张北资源情况来看,西边有煤和铁,煤探明储量3亿吨,远期储量10亿吨,不过是褐煤,煤质差一些,只能做煤化工或者就地转化发电。目前我们对矿产资源的开发比较谨慎,现在张北任何工作的出发点,第一考虑都是会不会对北京行成污染。目前没有确切的保障,先不着急去开发。包括东边的发现大型银矿,现在也没有开发。

经济观察报:有没有测算,假如开发这些矿产资源,会对当地经济带来多大的拉动作用。

李雪荣:对改变张北的面貌作用是很大的。像煤矿,3000万吨就是一个大矿,我们现在是3亿吨。但是我觉得,张北能否可持续发展、有没有后劲更重要。

经济观察报:在你看来,推动张北致力于探索发展之路最大的内因是什么?

李雪荣:张北最大的问题就是欠发达,按照现在的标准计算,有10多万贫困人口。张北在发展路径的选择上曾经走过弯路,曾以粮为纲、以菜为业、以牧为主,实践证明,这些办法解决今天的发展问题不行。

 
(文/小编)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为小编原创作品,作者: 小编。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https://www.at78.cn/news/5C2B858B8160449C7550D3.html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webmaster@at78.cn。
0相关评论
 

Copyright© 2009-2016 企发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20200229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