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全国人大常委会原副委员长成思危认为,从长期发展来看,亚洲货币一体化是一个必然趋势,但目前还存在很多需要解决的矛盾。各国之间要实现互利共赢,就要先承认有同有异,然后争取做到大同小异、求同存异、增同减异。
亚洲地区一体化最高阶段是金融合作化,人民币跨境结算可以说是金融合作的一种方式。人民币汇率相对比较稳定,减少了汇率的风险,另外也减少了对第三方货币结算的损失。从亚洲看,要真的实现像欧盟一样货币一体化,道路还很久远。亚洲各国的社会制度、文化传统、价值观念,特别是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决定了实现货币一体化,必须协调好货币政策,但是财政政策涉及问题很多。我们可以采用中央银行之间的系统互换,此外亚洲的自由贸易区理论就是一个很好的解决办法。虽然亚洲货币一体化进程缓慢,但我们可以向合作化的方向走。中国和其他亚洲国家可以先加强在能源、物流、服务业等方面的合作。在合作过程中求同存异,建立互信,共同推进泛亚区域货币一体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