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上午,当记者驱车来到青杠村,在沿途看到,成片的土地上都已经种上了菜苗,还有菜农正在忙着在菜地里下种。
记者选择种菜的地方,是村里刘成贵家里的地。刘成贵在村里承包了40多亩土地发展蔬菜产业,是村里小有名气的种菜大户。“我们的秋菜已经种得差不多了,现在还剩4亩土地马上要下种。”
刘成贵带我们来到地里。土地已经翻好了,面积不大,周围的土地上一些蔬菜已经长得郁郁葱葱了,有的是刚栽下去的小苗。“我们现在种的蔬菜,过2个月时间就可上市了。”刘成贵说,根据栽种时间的不同,这些菜一直可以卖到春节前。
种菜“学问大”
菜苗很脆不能埋太深
昨天,刘成贵带我们种的是莴笋。莴笋苗早就育好了,我们的工作主要是把菜苗移栽到菜地里。
菜苗看上去有点“弱不禁风”,长得不是很“强壮”。“主要是前段时间缺水的原因。”刘成贵向我们解释,如果后期养分跟得上,这些莴笋很快就能长起来了。
在进行移栽时,刘成贵先当起了老师:种菜时,先把土地翻松,两棵菜苗之间的距离相隔5-8厘米。菜苗根不能埋得太深,培土时不能用力挤压,否则会伤到菜苗的根茎,影响菜苗的存活。
看似简单的活,干起来学问却真不小。从上午10点到12点,2个小时时间,我们才栽种了100多株菜苗,刘成贵栽种的菜苗却是我们的好几倍。
“再过2个月,你们就可能买到自己亲手栽种的蔬菜了。”刘成贵笑呵呵地说,剩下的秋冬蔬菜将在两天后移栽完,“由于提前育苗,干旱对秋冬蔬菜的上市影响不大。”
150万亩秋菜
保障供应而且花样多
我们了解到,平滩镇整个青杠村的晚秋蔬菜已基本上下种完毕。铜梁县蔬菜办主任甘拥军介绍,铜梁县今年晚秋蔬菜的种植面积为4.5万亩,早在9月初就已有2万亩秋菜开始播种了,剩下的2.5万亩秋菜,国庆前后也都已基本下种了。“肯定不会影响市场蔬菜的供应。”甘拥军说。蔬菜的品种包括莴笋、白菜、儿菜、红苕尖等。
铜梁如此,全市的情况又怎么样?市农委有关负责人说,重庆今年干旱来得迟、强度大、受灾范围较广,对蔬菜生产造成了一定的影响。但我市应对干旱超前行动,近几年加大了蔬菜基地的建设投入力度,主要蔬菜产地抗御干旱的能力明显提高,今年高温大旱对全市蔬菜生产供应影响有限,重庆的蔬菜价格运行稳定,当季菜价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该负责人说,今年全市秋冬蔬菜的种植面积150万亩左右,秋冬蔬菜的供应完全有保证。
今年的干旱,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晚秋蔬菜的下种。这对今年秋冬蔬菜的供应有没有影响?昨天,记者来到铜梁县实地当起了菜农,下地种菜。



